关键词:双男主,权谋,是死对头也是挚友,hE
人物:
黎明:宽肩窄腰锦衣卫,
冥岚:英勇善战大将军,
第一章书院初遇
大梁永和十二年春,皇家书院的海棠花开得正盛。
十五岁的黎明站在武场边缘,冷眼旁观场中央那个挥舞长枪的身影。少年身形挺拔如松,一招一式间尽显将门风范,引得周围学子阵阵喝彩。
那是冥家的小公子冥岚,听说十岁就能拉开两石弓。身旁的同窗小声介绍,他祖父是镇国将军冥战,父亲冥远现任北疆都督。
黎明轻哼一声,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绣春刀的刀柄。他身形比同龄人更为挺拔,宽肩窄腰的轮廓在墨蓝色锦衣卫预备服下若隐若现,一双凤眼如鹰隼般锐利。
花拳绣腿。他评价道,声音不大不小,恰好能让场中央的人听见。
长枪的破空声戛然而止。冥岚转过身来,一张被边疆风沙磨砺出棱角的脸上挂着汗珠,浓眉下那双明亮的眼睛直直看向黎明。
这位同窗似乎对我的枪法有意见?冥岚大步走来,枪尖在青石板上划出一道细痕。
黎明微微抬眸,嘴角勾起一抹浅笑:不敢。只是觉得将军府的枪法,更适合表演给闺阁小姐看。
书院里顿时一片寂静。冥岚眯起眼睛,忽然笑了:原来是黎指挥使家的公子。听闻锦衣卫的刀法狠辣诡谲,不如指点一二?
两人的第一次比试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开始了。
武场中央,一枪一刀交错碰撞,火花四溅。冥岚的枪法大开大合,如狂风骤雨;黎明的刀法则灵巧多变,似毒蛇吐信。三十招过去,竟不分胜负。
够了!书院教习终于出面制止,明日还有策论考试,两位公子还是留些力气为好。
冥岚收枪而立,胸膛剧烈起伏,却咧嘴笑了:没想到锦衣卫家的小子有两下子。
黎明优雅地收刀入鞘,只有微微泛红的耳尖暴露了他的疲惫:彼此彼此。
第二章各奔前程
永和十七年冬,京城飘起了第一场雪。
十九岁的黎明站在北城门外的长亭里,黑色大氅在寒风中猎猎作响。他刚刚被正式任命为锦衣卫百户,腰间佩戴的绣春刀是皇帝亲赐。
远处,一队人马缓缓行来。为首的少年将军身披玄甲,肩头落满雪花,正是即将前往北疆赴任的冥岚。
我还以为黎大人公务繁忙,没空来送行呢。冥岚跳下马,甲胄发出清脆的碰撞声。
黎明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:北疆苦寒,带上这个。
冥岚打开一看,是一枚精致的火镰,上面刻着二字。他愣了一下,随即大笑:锦衣卫什么时候这么婆婆妈妈了?
不要还我。黎明伸手去夺。
冥岚迅速将锦囊塞入怀中:送出去的东西哪有要回去的道理?他顿了顿,从马鞍旁取下一个长条木匣,这个给你。
黎明打开木匣,里面是一把短剑,剑鞘上镶嵌着北疆特有的黑曜石。这是...
去年在战场上从一个部落首领那缴获的。冥岚挠了挠头,反正我用长枪,这短剑给你防身正好。
两人沉默片刻,冥岚突然道:比一场?像五年前那样。
黎明挑眉:现在?
就现在。冥岚已经取下了长枪。
雪花纷飞中,枪与刀再次交锋。这一次,冥岚的枪法更加沉稳老练,黎明的刀法则愈发凌厉精准。五十招过后,冥岚的枪尖抵在黎明喉前三寸,而黎明的刀也横在了冥岚颈侧。
平手。两人同时收势,相视一笑。
五年后,冥岚翻身上马,等我从边疆回来,再比过。
黎明点头:别死在北疆了,将军。
你也是,别被哪个大臣暗杀了,锦衣卫大人。
马蹄声渐远,黎明站在雪中,直到那队人马消失在官道尽头。
第三章书信往来
永和十八年三月,黎明收到第一封来自北疆的信。
信纸粗糙,字迹潦草,开头便是:黎大人:北疆的羊肉比京城的好吃多了,就是酒太烈,第一天就放倒了三个亲兵...
黎明嘴角微扬,提笔回信:冥将军:听闻北疆女子豪放,将军可别沉迷温柔乡忘了练枪...
自此,两人开始了长达五年的书信往来。
黎明在信中讲述朝堂风云:某尚书贪污被查,某侍郎结党营私...字里行间透露出锦衣卫的冷酷与精准。冥岚则描述边疆战事:击退游牧部落偷袭,平定部族叛乱...笔触间满是战场的热血与豪迈。
他们互相嘲讽,黎明说冥岚莽夫之勇,冥岚称黎明朝廷鹰犬;却又在字句深处暗藏关切,黎明总在信末附上京城新出的伤药配方,冥岚则不时寄回北疆特制的护身软甲。
永和二十年秋,一封印有火漆的密信送到黎明案头。信中只有寥寥数语:朔州叛乱,三日后出征。若有不测,替我照顾家中老母。
黎明盯着那封信看了许久,最终提笔写下:你若敢死,我定将你冥家祖坟刨了。写完后却又揉碎,重新写道:保重。我等你回来喝酒。
那场战役持续了两个月。黎明动用锦衣卫情报网,为冥岚提供了叛军的详细布防。最终捷报传回京城时,黎明正在审问一名犯人,听到消息后,手中的烙铁微微偏了半寸。
第四章朝堂重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