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室的石门厚重冰冷,却挡不住门外越来越近的刀剑碰撞声与呐喊声。许月脸色一白,立刻示意丫鬟们将女眷与许宝护在密室最内侧,自己则握紧了随身携带的银针,眼神坚定地守在石门后。
“三妹,外面情况怎么样了?”一名女眷带着哭腔问道,声音因恐惧而颤抖。
许月强作镇定:“大家别怕,府中还有守卫与暗卫,爹爹也已经带兵在城外迎敌,这些奸贼冲不进来的。”话虽如此,她心中却满是担忧——玄铁卫能冲破府外的层层防线杀到密室附近,可见其战斗力之强,而府中大部分守卫都已被张衍之调往城外支援,留下的兵力本就有限。
门外的撞击声越来越响,石门被撞得摇摇欲坠,似乎随时都会被攻破。许宝躲在许月身后,小手紧紧抓住她的衣角,虽然害怕,却没有哭闹,只是小声说道:“三妹,我不怕,我帮你一起对付坏人。”
许月心中一暖,摸了摸他的头:“宝儿真勇敢,等会儿听我的指令,不许乱跑。”
就在石门即将被撞开的瞬间,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与惨叫声,紧接着,撞击声戛然而止。许月心中一疑,正准备透过石门的缝隙向外查看,便听到暗卫的声音传来:“许姑娘,我们是府中的暗卫,前来保护你们!外面的玄铁卫已经被我们击退了!”
许月这才松了一口气,示意丫鬟打开石门。门外,几名暗卫正手持利刃,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,地上躺着几具玄铁卫的尸体。为首的暗卫对许月说道:“许姑娘,护国公已经在城外大败玄铁卫与匈奴残余势力,目前正在清点战果。府中潜入的少量玄铁卫也已被我们肃清,大家安全了。”
密室中的女眷们听到消息,纷纷松了一口气,脸上露出劫后余生的笑容。许月带着众人走出密室,只见府中灯火通明,守卫们正在清理战场,虽然地上仍有血迹与打斗痕迹,但局势已经稳定下来。
此时,城外传来捷报——张衍之率领大军,在京城郊外与玄铁卫和匈奴残余势力展开激战。玄铁卫虽然训练有素,但终究寡不敌众,加上张衍之指挥有方,将士们奋勇作战,很快便占据了上风。匈奴残余势力见势不妙,想要逃跑,却被早已埋伏在周围的禁军拦住,全军覆没。玄铁卫的首领被张衍之当场斩杀,其余残党要么被擒,要么战死,一场关乎家国存亡的危机,终于被成功化解。
消息传回护国公府,众人欣喜若狂。许明、许阳也从各自的岗位赶回府中,得知大战告捷,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。许阳兴奋地说道:“爹爹真是太厉害了!竟然一举歼灭了玄铁卫与匈奴残余势力,这下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被奸人陷害了!”
许明点了点头:“而且朝中勾结玄铁卫的官员也已被查明,爹爹已经派人将他们全部抓捕归案,等待皇上发落。经此一战,爹爹的威望必将更加高涨,护国公府的声望也会达到顶峰。”
第二日一早,皇帝下旨,在太和殿举行庆功大典,表彰张衍之与护国公府在此次平叛中的赫赫战功。文武百官齐聚太和殿,张衍之身着国公朝服,手持护国金印,站在大殿中央,接受皇帝的嘉奖。
皇帝亲自为张衍之斟酒,说道:“护国公此次平叛有功,不仅歼灭了玄铁卫与匈奴残余势力,还肃清了朝中的奸佞之臣,为我大胤江山除去了心腹大患。朕赏你黄金万两、良田千顷,赐你‘护国柱石’的称号,世代相传!”
“臣谢皇上隆恩!”张衍之躬身叩拜,声音洪亮。
皇帝又对余晚星说道:“护国公夫人在此次危机中,沉着冷静,安抚家眷,接济百姓,为平叛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。朕赏你绫罗绸缎千匹、珠宝玉器百件,特许你在宫中自由行走,无需通报。”
“臣妇谢皇上隆恩!”余晚星也躬身谢恩。
庆功大典结束后,护国公府再次成为京城的焦点。文武百官纷纷登门道贺,百姓们也自发来到护国公府门前,高呼“护国公万岁”“护国公夫人千岁”,场面热闹非凡。乡邻们送来锦旗与匾额,称赞护国公府“忠勇报国”“仁心济世”;文人雅士们纷纷作诗作画,歌颂张衍之的英勇与余晚星的仁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