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夏的风裹挟着燥热,吹过护国公府的演武场,卷起阵阵尘土。场中,一位身着劲装的少年手持长枪,正与三位成年护卫缠斗。少年身形挺拔,动作迅猛,长枪在他手中如同游龙穿梭,时而刺、时而挑、时而劈,招招凌厉,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。即便以一敌三,他也丝毫不落下风,额角渗出的汗珠更添几分英武。
这位少年便是许亮。自小受父亲张衍之影响,许亮对习武有着浓厚的兴趣,加之天生神力,又肯下苦功,年纪轻轻便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武艺。更难得的是,他性情沉稳,胆识过人,对家族忠心耿耿,深得张衍之的喜爱与器重。
“好!”演武场边,余晚星带着许月、许伟站在一旁观战,见许亮一招“蛟龙出海”挑落护卫手中的长刀,忍不住高声喝彩。许伟也兴奋地拍手:“二哥好厉害!”
许亮听到家人的喝彩,精神一振,手中长枪愈发迅猛,没过多久便将三位护卫逼得节节败退,纷纷弃械认输。他收枪而立,对着余晚星躬身行礼,脸上带着一丝腼腆的笑容:“娘,让您见笑了。”
余晚星走上前,取出手帕为他擦拭额角的汗珠,眼中满是欣慰与不舍:“亮儿,你的武艺越来越精湛了,娘为你骄傲。只是……军营凶险,你此去边疆,一定要照顾好自己。”
原来,张衍之驻守边疆多年,近日特意派人送信回京,称边疆局势紧张,急需得力人手。他早已看中许亮的勇武与忠诚,想要让他前往边疆,成为自己的亲兵,在军旅中磨练意志、增长见识,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。
许亮接到消息后,心中激动不已。投身军旅、随父征战,是他多年来的梦想。但他也知道,边疆战事频繁,危机四伏,此去一别,不知何时才能与家人相见,心中难免有些不舍。
“娘,您放心,我已经长大了,能够照顾好自己。”许亮语气坚定,“能成为父亲的亲兵,为国家效力,是我的荣幸。我一定会在边疆好好表现,不让您和父亲失望。”
余晚星点点头,眼中却泛起了泪光。她知道,儿子已经长大了,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,她不能阻拦。但作为母亲,她怎能不担心?边疆环境恶劣,战事无常,每一次征战都可能面临生死考验。
“亮儿,到了边疆,一定要听从你父亲的教诲,不可鲁莽行事。”余晚星哽咽着说道,“无论何时,都要以安全为重,记得常给家里写信,让我们放心。”
“我知道了,娘。”许亮看着母亲眼中的不舍,心中也有些酸涩。他转身对着许月、许伟说道:“妹妹,四弟,我走之后,你们要好好照顾娘,帮着大哥、三哥打理好家里的事情。等我在边疆立下战功,一定回来好好补偿你们。”
许月含泪点头:“二哥,你放心去吧,家里的事情有我们。你在边疆一定要保重身体,注意安全。”
许伟也说道:“二哥,我会好好学习算术,将来帮三哥把生意做得更大,等你回来,给你接风洗尘。”
接下来的几日,余晚星为许亮精心准备行囊。她用空间灵泉水浸泡过的布料缝制了衣物,既耐磨又透气;用空间种植的草药制作了伤药,以备不时之需;还准备了许多空间灵米、肉干等干粮,让他在边疆也能补充营养。
许兰也为许亮准备了许多实用的东西,有锋利的佩刀、坚固的盔甲,还有一些银子,让他在边疆应急。许明则放下手中的书本,专门抽出时间陪伴许亮,兄弟二人促膝长谈,聊学业、聊理想、聊边疆的战事,话语中满是不舍与牵挂。
出发的前一日,张衍之的亲信李校尉来到京城,专程前来接应许亮。李校尉看着许亮,眼中满是赞赏:“二公子年纪轻轻,便有如此武艺和胆识,不愧是护国公的儿子。将军在边疆得知二公子愿意前往,十分高兴,特意让我转告二公子,到了边疆,他一定会好好栽培你。”
许亮对着李校尉躬身行礼:“有劳李校尉专程前来接应。我定会听从父亲的教诲,在边疆好好磨练自己。”
出发当日,天还未亮,护国公府便一片忙碌。余晚星和家人一同来到城门口,为许亮送行。许亮身着崭新的盔甲,手持长枪,骑在高头大马上,英姿飒爽。
“娘,各位保重,我走了!”许亮对着家人深深一揖,眼中满是不舍。
“亮儿,保重!”余晚星挥着手,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。
许亮不再犹豫,双腿一夹马腹,对着李校尉说道:“李校尉,我们走吧!”
李校尉点了点头,带着许亮和几名护卫,朝着边疆的方向疾驰而去。马蹄声渐渐远去,直到身影消失在晨曦中,余晚星和家人才缓缓转身回家。
许亮离开后,余晚星心中始终牵挂着他。她每日都会为他祈祷,希望他能在边疆平平安安,早日立下战功,凯旋归来。许明、许兰、许月、许伟也时常念叨着许亮,盼着他能早日回家。
然而,边疆的局势远比想象中更加严峻。许亮抵达边疆后不久,便传来了战事的消息。匈奴突然大举入侵,边疆守军奋力抵抗,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。
余晚星得知消息后,心中焦急万分,日夜难眠。她担心许亮的安全,担心他在战场上受伤,甚至担心他会有生命危险。许兰见状,连忙派人前往边疆打探消息,让母亲放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