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章 王家镇(1 / 2)

某日,青石板路还沾着朝露,牛牛攥着衣角站在学堂门口,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。他不敢回头,怕看见洛姨那双总是含着笑意的眼睛。

“明日学堂便要开课了。”洛冰凝的声音很轻,“你带着妞妞常来听讲。”

牛牛转身,他张了张嘴,那句“修仙”终究咽了回去。昨日他偷听爹娘谈话,知道洛姨为开这间学堂,当掉了最后一支玉簪。

“洛氏学堂”的匾额悬上门楣时,整条街都惊动了。十个铜板的束修,还不够买两斤糙米,街坊们围着匾额窃窃私语。

“莫不是骗局?”

“瞧那姑娘弱不禁风的模样...”

最先推开学堂木门的是卖豆腐的刘寡妇。她牵着六岁的儿子,将十个铜板数了三遍才放进洛冰凝掌心:“夫子,娃他爹去得早...”话未说完,眼泪已砸在铜板上。

三个月后的黄昏,刘寡妇的儿子站在豆腐摊前,捧着《千字文》一字一句地念。过路的行商惊得忘了讨价还价,第二日,学堂门外排起了长队。

王叔常夫妇是揣着银钱来的。铁铺生意刚有起色,他们想给两个孩子谋个前程。可洛冰凝推开钱袋,目光落在正在院中玩耍的兄妹身上。

妞妞蹲在地上,用树枝工工整整地写了个“仁”字。牛牛虽不情愿,还是举着蒲扇为妹妹遮阳。

“这两个孩子与我投缘。”

洛冰凝转身时,素衣掠过门槛。王叔常还要再劝,却见檐下不知何时多了串新打的铜铃。那是他今早偷偷挂上的,铃舌上还刻着“洛”字的花纹。

十年光阴在琅琅书声中流淌。昔日在书院旁玩闹的孩童,已长成眉眼清秀的少女与身姿挺拔的少年。

妞妞总能对出最精妙的楹联,牛牛却连《论语》都背得磕磕绊绊。可每当仙门招徒的云辇掠过城郭,总是牛牛第一个冲出学堂。

这日黄昏,少年又是一瘸一拐地回来。额角的青紫比昨日更重,衣襟还沾着山阶上的苍苔。

“又碰壁了?”洛冰凝在捣药,车前草混着三七在石臼中碎裂,清香弥漫在暮色里。

妞妞夺过纱布的手在发抖。她记得三日前哥哥归来时,怀里还揣着从仙山摘的野果,说考官夸他根骨奇佳。可今日那野果滚落在地,沾满了泥。

“最后一次仙门考核,我陪哥哥同去。”少女的声音很轻。

药炉咕嘟咕嘟冒着泡,洛冰凝布满薄茧的手指轻叩桌面:“趁热喝。”

“洛姨,我们都十八了...”兄妹俩的抗议在戒尺阴影下消散。这碗泛着苦味的汤药,他们喝了整整十年,从垂髫稚子饮到及冠之年。

中秋月圆时,王家桌上摆着八菜一汤。红烧鲤鱼是王叔常特意去城外河里捞的,桂花糕照着洛冰凝给的方子蒸了三笼。

“既当着你们洛姨的面,可想清楚了?”王叔常放下酒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