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章 锦囊妙计(2 / 2)

话音刚落,厅内众人便互相看了一眼,神色各异。贾攸沉吟片刻,率先起身,对着雍王拱手行礼,沉声道:“王爷,依草民愚见,眼下王爷暂时不宜进京!”

雍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,挑眉道:“哦?先生何意?不妨细说一二。”

“王爷明鉴。”贾攸微微躬身,缓缓说道,“当今太子薨逝,储位悬空,能够争夺皇位的,放眼朝中,只剩下王爷与忠顺王爷二人。如今圣上龙体抱恙,缠绵病榻,无力掌控朝政,草民敢断言,此刻京城早已落入忠顺王爷之手。他必定早已在京城布下天罗地网,就等着王爷自投罗网。王爷冒然回城,恐怕会有生命之忧。”

他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再者,忠顺王爷素来与王爷不和,若王爷此刻直接进京勤王,他必定会反咬一口,说王爷拥兵自重,意图谋反。如今圣上病重,朝中大臣多是见风使舵之辈,届时王爷师出无名,非但救不了圣上,反而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!”

雍王闻言,眉头皱得更紧了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太师椅的扶手,沉声道:“我也知道眼下局势对我不利。可太子新丧,作为皇子,我若不回京奔丧,岂不是落个大不敬之罪?正好给了老八那个借口,让他名正言顺地对付我。”他语气中带着几分为难,一边是京城的龙潭虎穴,一边是不得不回的皇命与孝道,一时之间,竟不知该如何抉择。

岳琪见状,起身抱拳道:“王爷,末将以为,贾先生所言极是。忠顺王那厮阴险狡诈,绝非善类。不如我等先在城外安营扎寨,静观其变,再设法联络朝中忠于王爷的大臣,待摸清京城的局势后,再做打算?”

其余将官也纷纷附和,皆劝雍王暂缓进京。贾琥、贾琳等人也点头称是,认为此刻不宜冒险。大厅内众人各抒己见,争论不休,却始终未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,气氛一时之间陷入了僵局。

就在这时,厅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紧接着,一名侍卫快步走了进来,单膝跪地,拱手禀报道:“启禀王爷,门外有两人求见,自称是征西将军镇南侯贾环手下,名为贾琼、常涛。”

“贾环手下?”雍王闻言,眼中瞬间闪过一丝狂喜。刻贾环派人前来,必定是有要事相商,或许能为他解此燃眉之急。

“快!快请他们进来!”雍王连忙说道,语气中难掩急切。

侍卫领命退下,不多时,便见两名身着玄色铠甲的男子大步走了进来,正是贾琼和常涛。二人走进大厅,目光扫过厅内众人,随即对着雍王恭敬地行了一礼,声音洪亮如钟:“末将征西将军镇南侯贾环手下:贾琼(常涛)见过王爷!”

“二位将军免礼!”雍王连忙抬手示意,脸上满是笑意,“一路辛苦,快请坐。不知镇南侯派遣二位将军前来,有何要事?”

贾琼起身,从怀中掏出一封密封完好的信函,信函封面用朱砂写着“雍王亲启”四字,字迹遒劲有力。他双手捧着信函,递向雍王,沉声道:“回王爷,我家侯爷听闻京城局势动荡,王爷大军将至,特命末将二人前来保护王爷,以防不测。”

雍王心中一动,连忙接过信函,迫不及待地拆开。信纸是特制的竹纸,上面的字迹正是贾环的亲笔,一笔一划,刚劲有力。雍王指尖捻着那封竹纸信函,目光扫过字迹遒劲的字句,只觉字字珠玑,如拨云见日般驱散了心头的阴霾。厅内众人屏息凝神,瞧着王爷脸上由凝重转为豁然,再到眼底燃起的锐光,皆暗自揣测信中究竟藏着何等妙策。

“好!好一个贾环!”雍王猛地一拍太师椅扶手,声音洪亮,满是振奋,“此计甚妙,堪称釜底抽薪!”他扬了扬手中的信函,目光扫过厅内众人,缓缓道来,“镇南侯在信中言明,我等要师出有名,必先握住忠顺老八谋逆的实据。他让我暗中派人联络昔日太子一脉的官员,这些人素来与老八积怨颇深,如今太子新丧,正是收拢人心的良机,只要将太子的死跟老八扯上关系,不怕他们不归顺!”

说到此处,雍王顿了顿,指尖在信上“孟远山”三字上重重一点:“尤其要留意此人,他是太子嫡系心腹,当年太子倚重甚深,如今虽被老八排挤闲置,却仍在太子党中颇有声望。镇南侯言明,此人可用利禄诱之,用旧情动之,若能将他拉拢过来,便等于撬开了老八势力的一道缺口。”

岳琪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:“镇南侯果然深谋远虑!孟远山在文官集团中根基不深,但却是太子当年一手提拔的心腹,若能得他相助,搜集证据之事便事半功倍。”

雍王颔首,继续念道:“二来,需设法潜入宫中,联络圣上。如今圣上龙体抱恙,被老八蒙蔽,唯有将他的所作所为一一禀明,才能让圣上警醒。必要时可命人故意透出风声,说圣上有意立我为储,这般一来,既能搅动朝局,让老八阵营人心惶惶,更能逼迫那多疑的老八狗急跳墙。”

“多疑?”贾攸抚着胡须,眼中精光一闪,“忠顺王素来对‘忠顺’二字心怀不满,总觉得圣上亏待于他,如今听闻这般风声,定然会以为圣上要对他动手,届时他必会提前发难,露出谋逆的马脚。”

“正是此意!”雍王眼中光芒更盛,“镇南侯算准了老八的性子,他若有所动作,我便可即刻打着‘救圣驾,清君侧’的旗帜,名正言顺地起势!到那时,天下世家、朝中忠良,见我师出有名,又有诛逆之功,必然纷纷响应,届时便可一举剿灭忠顺老八一党,稳定朝局!”

话音落下,厅内顿时一片哗然,随即爆发出阵阵赞同之声。将官们摩拳擦掌,世家子弟们面露喜色,方才的一筹莫展早已烟消云散,取而代之的是跃跃欲试的激昂。窗外的风似乎也变得凛冽起来,裹挟着无形的硝烟,预示着一场即将来临的朝堂风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