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魏砥 > 第580章 休养生息

第580章 休养生息(2 / 2)

整个荆西,在陈砥的治理下,如同一个精心耕耘的园圃,虽然偶尔还会有来自外部风雨的侵袭,但其内在的生命力却在不断积蓄,根基日益深厚。

汉中前线,战事进入了漫长的对峙期。

张合见强攻阳平关无望,蜀汉内部危机也已缓解,便改变了策略,以围困和骚扰为主,试图通过消耗战来拖垮汉中守军。他在关外扎下连营,挖掘壕沟,不时派出小股部队袭扰粮道,或进行挑衅性的佯攻。

老将严颜经验丰富,对此早有准备。他依托关隘和有利地形,稳守不出,同时组织军民在关内及后方加紧生产,囤积物资。得益于诸葛亮(及后来刘禅、蒋琬)的全力支持和陈砥、陈式在侧翼的持续策应,汉中的防御始终稳固,张合的消耗战术并未取得明显效果。

双方就在这秦岭山脉的险峻关隘之间,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。大规模的厮杀停止了,但小规模的冲突和侦察从未间断,空气中依旧弥漫着紧张的气息。无论是严颜还是张合,都知道这平静只是暂时的,一旦时机出现,战火随时可能重燃。

而在更北方的幽州,“鹰巢”依旧在司马懿的指令下保持着蛰伏状态。首领“山君”严格约束部下,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非必要联系,将全部精力都用于维护谷内设施、监控工匠生产以及……守护那条隐秘的通道入口。

司马懿的注意力,似乎更多地投向了西方,投向了那茫茫群山之后的永昌古道。他派出的探险队,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,似乎终于接近了目标,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——不仅仅是来自险峻的自然环境和敌对的部落,还有一些无法用常理解释的诡异现象和阻碍。

东线的江淮战场,也陷入了僵持。

魏将胡质、王凌虽奋力进攻,但在陆逊滴水不漏的防御和邓艾的顽强坚守下,始终无法取得决定性突破。濡须坞和合肥新城如同两颗钉子,牢牢楔在魏军南下的道路上。

江东水军则充分发挥其优势,不断袭扰魏军漫长的补给线,使其后勤压力巨大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魏军士卒疲敝,攻势逐渐减弱,最终也转入了对峙状态。

司马懿似乎也无意在江淮投入过多资源进行决战,他的战略重心,显然有着更优先的选择。江淮的战事,于是也如同汉中一样,进入了消耗和相持的阶段。

武耀五年的夏秋之交,天下大势呈现出一种奇特的“静默”状态。

蜀汉在刘禅和蒋琬等人的主持下,全力转向内政恢复,休养生息,外部采取守势。

江东陈暮集团,东线稳守江淮,西线支持陈砥经营荆西,同样以积蓄力量为主。

北方曹魏(司马懿),则在东、西两线均采取守势或对峙,将主要精力投向神秘的南北古道和北疆的经营。

表面上,烽火暂熄,干戈稍止。但所有明眼人都知道,这平静的水面之下,是更加汹涌的暗流。司马懿对古道的执着,陈砥在荆西的深耕,诸葛亮病体下的蜀汉,以及年轻皇帝刘禅的初步崭露头角,都为未来的局势埋下了巨大的变数。

这是一场暴风雨前的宁静,也是一场关乎国运的漫长马拉松。各方都在利用这难得的间隙,拼命地积蓄力量,调整布局,等待着下一个打破平衡的时机到来。

在夷陵都督府的望楼上,陈砥远眺着沉静的山河,心中澄澈。他深知,休养生息不是为了苟安,而是为了更有力地出击。他现在要做的,就是继续磨砺手中的剑,巩固身后的基业,然后,耐心地等待,那必将到来的,决定天下归属的终极之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