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魏砥 > 第553章 少年州牧

第553章 少年州牧(1 / 2)

---

成都的清查风暴仍在持续,但已从疾风骤雨转为细密绵长的秋雨,浸润着季汉朝廷的每一个角落。马齐被囚于暗无天日的诏狱深处,与外界的联系被彻底斩断,李严的审讯也变得愈发有耐心,不再急于求成,而是如同剥茧抽丝般,一点点消磨其心防,同时根据其偶尔失言透露的蛛丝马迹,扩大着清查的范围。

这一日,李严再次来到丞相府禀报。

“丞相,根据马齐零碎供词及对相关人员的交叉审讯,发现其除了利用职权篡改文书、散播谣言外,还曾多次通过隐秘渠道,向北方传递关于我季汉朝局、尤其是……关于陛下龙体状况的消息。”李严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。

诸葛亮执笔的手微微一顿,墨迹在绢帛上洇开一小团乌云。他抬起眼,目光锐利:“陛下龙体……他如何得知?又传递了何等消息?”

“据其隐约透露,他在宫中亦有眼线,虽非高位,却能接触到一些内侍,从而得知陛下咳疾加重、时常昏睡等情形。他将这些消息,连同朝中因对吴用兵之争、以及……以及关君侯逝后,军中派系的一些微妙动向,一并传往北方。”李严沉声道,“司马懿据此,方能精准把握时机,选择在陛下悲愤、军中主战情绪高涨之时,挑起边境事端!”

诸葛亮闭上眼,深吸一口气,胸中翻涌着怒意与寒意。司马懿之毒,不仅在于战场,更在于对人心的算计,竟连陛下病体都成了他利用的筹码!

“宫中眼线,查出来了吗?”再睁开眼时,诸葛亮已恢复平静。

“已锁定几人,皆是负责洒扫、传递食盒等杂役的内侍,接触不到核心机密,但足以窥探陛下日常起居。现已全部秘密控制,正在审讯。”李严答道,“此外,马齐还曾试图拉拢董允将军麾下一名掌管宫门宿卫记录的军侯,但未能成功。”

“休昭(董允字)可知此事?”

“已告知董将军,他极为震怒,已重新彻查宫中所有人员,尤其是与马齐或其关联人员有过接触者。”

诸葛亮点了点头,沉默片刻,道:“此事到此为止,涉及宫闱,不宜深究,亦不可外传,以免惊扰圣驾,动摇人心。将已查实的内侍处置即可。重点,还是要放在朝堂与军中的清理上。”

“臣明白。”李严会意,这是为了维护皇室尊严与稳定,“另外,根据对‘隆昌号’在蜀地残存网络的清查,发现其在键为、巴郡等地,还曾试图渗透盐铁专卖,并贿赂地方官吏,为其商队提供便利,借此打探地方民情及驻军动向。相关官吏已陆续革职查办。”

“盐铁……民情……驻军……”诸葛亮轻轻敲击着桌面,“司马懿所图,果然不止于一战之功。他是要在我季汉腹地,织就一张无所不包的情报网。此次能揪出马齐,实属万幸。”他看向李严,“方正,此次肃清,务必彻底,但也要掌握分寸,不可搞得人人自危,伤及朝廷元气。”

“臣定当谨慎行事。”

李严退下后,诸葛亮独自坐在书房内,久久不语。马齐桉暴露出的问题,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。司马懿的触角,竟已深入到宫闱和地方经济命脉。若非此次机缘巧合,借江东之力逼其现形,后果不堪设想。

“看来,与江东之盟,确有必要……”诸葛亮喃喃自语。他提起笔,开始起草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边境管理、严查商旅、完善内部监察机制的奏章。经此一役,他深知,季汉欲图中原,必先固本清源。

荆北,襄阳。

赵云站在重新加固的城墙上,迎着略带寒意的江风,听取着各处汇总来的善后情况。

“宜城、编县等地受损民居已修缮过半,春耕未误,发放的种子农具均已到位。阵亡将士抚恤金已发放七成,剩余部分月内可全部落实。”负责民政的属官禀报道。

“善。”赵云点头,“伤兵安置如何?”

“重伤者集中医治,轻伤者已陆续归建。文聘将军水军伤亡士卒的抚恤也已同步进行。”黄忠接口道,“另外,根据牧守之令,从江陵等地调拨的补充兵员已抵达五千人,正编入各营操练。”

赵云目光扫过城外正在操练的新军,又望向汉水对岸隐约可见的魏军哨塔,沉声道:“魏军新挫,张合、郭淮皆按兵不动,此乃我荆北喘息之机,亦是整军经武之时。传令各军,加紧操练,熟悉新配发的劲弩与守城器械。尤其要演练步、水、骑各军协同作战之法。”

“诺!”黄忠、辅匡等将领齐声应命。

“还有,”赵云补充道,“秭归方向,叔至来信,言其正在重新规划边境防务,增设哨卡烽燧。我荆北亦需同步加强当阳、编县至荆山一线的巡防,与秭归、夷陵形成完整防线,杜绝魏国细作再次渗透挑事。”

“子龙放心,某家亲自督办此事!”黄忠拍着胸脯保证。

处理完军务,赵云又召见了负责屯田的官员。荆北地处前线,军粮供应至关重要。他详细询问了去罗东的收成、新垦荒地的进展以及水利设施的维护情况,下令进一步扩大军屯规模,并鼓励民间垦荒,减免赋税。

“唯有仓廪实,武备修,民心安,方能在这四战之地立于不败之地。”赵云对身边的幕僚感叹道。他深知,荆北能否稳固,不仅关系到江东的屏障,更关系到未来北上中原的跳板是否坚实。经此一战,他更加注重内部的深耕与积累。

建业码头,旌旗招展。

以张纮为首、诸葛瑾为辅的江东使团,登上了前往巴蜀的官船。此行肩负着与季汉正式确认盟约、协调边境、共斥国贼的重任,意义非凡。

吴公陈暮亲至码头送行。

“子纲(张纮字),子瑜(诸葛瑾字),此番出使,关系两国未来,乃至天下走势,重任就托付二位了。”陈暮握着张纮的手,郑重嘱托。

张纮年事已高,但精神矍铄,肃容道:“主公放心,老臣必不辱使命,定当与季汉敲定盟约细节,阐明我江东共抗曹魏之决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