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魏砥 > 第550章 图穷匕见

第550章 图穷匕见(2 / 2)

“司马懿的后手……会是什么?”赵云沉吟着,“强攻襄阳?时机已失。继续让郭淮骚扰?效果有限。莫非……是水军?”

他猛地抬起头,看向汉水下游方向。魏国在樊城以北的黎阳等地,一直驻扎有一支不容小觑的水军,由将领夏侯尚统领。此前这支水军主要任务是防备江东水师北上,并未参与荆北陆战。

“文聘将军的水军主力西调,汉水下游空虚……若夏侯尚此时率水军溯流而上,直扑襄阳,或分兵袭击我沿江粮道……”赵云想到这里,背后不禁冒出一层冷汗。

“必须阻止他!”赵云立刻做出决断,“汉升!”

“某家在!”黄忠应声。

“你速率五千步骑,并张翼所部,即刻南下,增援编县、当阳一线,做出我军将大举清剿郭淮残部,甚至反攻鄀城的态势!声势要大!”

黄忠一愣:“子龙,此时分兵南下?若张合来攻……”

“无妨!”赵云摆手,“我自有道理。你只需依令行事,务必让魏军斥候认为我荆北主力已转向西线!”

“诺!”黄忠虽不解,但仍坚决执行。

随后,赵云又写下密令,让信使火速送往正在汉水巡弋的文聘军中。

“文将军:夏侯尚水军或将异动,请将军伴装继续西进,实则秘密分兵,于蓝口聚一带设伏,若魏军水师果真来犯,务必予以迎头痛击!荆北安危,系于此战!”

虚虚实实,声东击西。赵云要以积极的姿态,迷惑和震慑北方的敌人,为西线的最终解决,争取宝贵的时间和稳定的后方。

建业,吴公宫。

陈暮看着手中汇集了成都、秭归、襄阳三方情报的汇总,以及庞统与徐庶拟定的最终行动计划,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、带着杀伐之气的笑容。

“好!狐狸尾巴,终于藏不住了!”他拍桉而起,“司马懿想用‘灰隼’搅乱乾坤,我就先剁了他的爪子!再挖了他的眼睛!”

“主公,庞军师之计虽险,但确是眼下最快逼出‘灰隼’之法。”徐庶道,“只是,需我各方密切配合,时机拿捏需分毫不差。”

“那就做到分毫不差!”陈暮决然道,“传令!”

“一,命‘蛛网’所有能动用的力量,全力配合诸葛亮、李严在成都的行动,散布消息,制造压力,务求逼其现形!”

“二,通知叔至,秭归前线保持最高戒备,既防蜀军反复,更防魏国细作最后时刻铤而走险,破坏和谈!”

“三,令陆逊、魏延在江淮方向,向曹休所部施加压力,做出我军可能北上姿态,牵制魏军兵力,使其不敢全力支援荆北或干扰西线!”

“四,”陈暮目光转向北方,带着一丝冷厉,“启动我们在洛阳的最后几张牌,将司马懿如何策划挑拨吴蜀、如何置边境将士性命于不顾的‘部分铁证’,直接送到曹叡的龙书桉上!我要让他司马懿,也尝尝被自家主子猜忌的滋味!”

“诺!”徐庶凛然领命,匆匆而去。

庞统留下的计策很简单,却很致命——利用李严遇刺造成的震动和已缩小范围的排查,故意放出“已掌握‘灰隼’关键证据,不日即将收网”的风声!同时,在内部制造紧张气氛,让怀疑圈内的几个重点目标相互猜忌,逼迫真正的“灰隼”为了自保或切断线索,不得不再次冒险行动!

这是一场豪赌。赌的是“灰隼”在巨大压力下的心理承受能力,赌的是诸葛亮和李严的控制力,赌的是各方行动的同步性!

成都的戒严仍在继续,气氛空前紧张。街头巷尾,流言四起。有的说丞相已锁定了细作,即将动手;有的说细作狗急跳墙,可能还会制造更大的混乱;更有甚者,隐晦地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某些平日位高权重、却在此次风波中表现“异常”的官员府邸。

李严按照诸葛亮的指示,加大了对几个重点目标的“关注”力度。虽然未曾直接抓捕审讯,但这种无形的压力,足以让心中有鬼之人坐立难安。

其中,掌管文书典籍、能接触到大量往来公文的尚书郎董恢,以及负责部分军械调配、与已抓捕的王泓有过数面之缘的牙门将李韶,表现最为异常。董恢称病告假,闭门不出,其府邸护卫明显加强。李韶则几次试图通过旧部打听城外戒严情况和李严的调查进展,显得焦躁不安。

然而,无论是诸葛亮还是李严,都隐隐感觉,这两人或许都还不是最终的“灰隼”。他们的级别和能量,似乎还不足以策划如此大局,调动“猎豹营”死士行刺李严。

真正的“灰隼”,依然隐藏在更深的阴影里。

就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,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,引起了李严的注意。

根据对王泓的进一步审讯和其往来文书的核查,发现他在野三关冲突前,曾收到过一封来自汉中的普通公文,内容是关于一批军马草料的调度确认。这封公文本身毫无问题,但其送达的时间,比正常流程快了一天。而负责传递这封公文的驿卒,在完成任务后不久,便因“意外”坠马身亡。

“汉中……军马草料……异常的传递速度……灭口……”李严脑海中猛地划过一道闪电!

他立刻调阅了近期所有与汉中方向的公文往来记录,尤其是涉及粮草、军械等敏感物资的调拨文书。很快,一个名字反复出现在这些关键文书的审批或经手环节——丞相府西曹掾马齐!

马齐,职位不算最高,但身处丞相府机要位置,能接触到各方情报,且其妹婿,正在汉中太守麾下担任督粮官!更重要的是,在决定对吴开战的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上,正是这个马齐,以一种看似客观、实则煽动性的语气,详细陈述了“哨卡被袭”和“江东傲慢”的“证据”,极大地影响了当时悲愤交加的先帝(刘备)和部分将领的情绪!

李严想起,在之前的排查中,马齐因其职位和与汉中的关系,也曾被纳入视线,但因其平日谨小慎微,言行并无明显破绽,且与“隆昌号”似乎没有直接关联,故而未被列为核心嫌疑。

但现在,将这些零碎的线索串联起来——异常的公文传递、灭口的驿卒、关键的会议发言、能接触核心机要的位置、以及与边境驻军的亲属关系……

李严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,他几乎可以肯定,这个马齐,极有可能就是深藏不露的“灰隼”!

他不敢怠慢,立刻将这一重大发现,密报诸葛亮。

丞相府内,诸葛亮看着李严呈上的报告,久久不语。他的手指,无意识地敲击着那份列有马齐名字的卷宗,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——有终于找到目标的锐利,有一丝被信任之人背叛的痛心,更有一种大局将定的释然。

“传马齐。”诸葛亮的声音,平静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
图已穷,匕将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