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
李严遇刺的消息,如同一声平地惊雷,瞬间震动了成都。
光天化日之下,刺客竟敢对位高权重、奉丞相之命查桉的中都护下手!这已不仅仅是挑衅,而是赤裸裸的宣战!朝野上下,一片哗然。原本就对魏国细作之事将信将疑的一些官员,此刻也不得不正视这血淋淋的现实——一条毒蛇,确实已深深潜入季汉的心脏!
丞相府内,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。
诸葛亮面沉如水,手中的羽扇停滞不动。他面前站着刚刚经历生死一刻、脸色依旧有些苍白的李严,以及闻讯赶来的董允、蒋琬等心腹重臣。
“可知刺客来历?”诸葛亮的声音听不出喜怒,但熟悉他的人都能感受到那平静之下汹涌的怒涛。
李严咬牙道:“刺客身手矫健,配合默契,所用弩箭乃是军中专用的三棱破甲锥,淬有剧毒。行动失败后撤退迅速,现场未留下任何明显身份标识。但……其行事风格,与魏国‘猎豹营’的手法极为相似!”
“猎豹营……司马懿的亲卫死士……”蒋琬倒吸一口凉气,“他竟然将手伸得如此之长!如此之深!”
董允忧心忡忡:“对方狗急跳墙,刺杀方正(李严字),说明我们的调查方向是对的,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他们!但也意味着,接下来的追查将更加危险。”
“危险?”诸葛亮冷哼一声,眼中锐光乍现,“彼辈越是猖狂,越是证明其穷途末路!传令!”
他一顿,声音斩钉截铁:“一,即日起,成都全城戒严,由翊军将军陈式接管城防,许进不许出!严查一切可疑人等!”
“二,调白毦兵一部入城,加强丞相府、皇宫及各位重臣府邸护卫!”
“三,李严!”
“臣在!”李严躬身。
“你受惊了,但此事非你不可。继续深挖!将排查范围,集中到近半年来所有因公务前往过江州、永安、鱼复等边境地区,或有亲属、门客与‘隆昌号’及孙福有关联的六百石以上官员!重点是那些……曾在杨仪麾下任职,或与张裔、姚胄等负责粮草转运、文书传递的部门有过密切往来之人!”诸葛亮的目光如同利剑,似乎已锁定了某个范围。
李严、董允等人心中皆是一凛。丞相点出的这几个方向和人名,无疑将怀疑的焦点指向了掌管机要文书和后勤转运的核心圈子!
“臣,遵旨!”李严精神一振,领命而去。虽然危险,但有了更明确的方向,他信心倍增。
诸葛亮又看向董允:“休昭(董允字),宫中宿卫,尤其是陛下身边,务必万无一失!”
“丞相放心!”董允郑重应下。
一场针对潜伏高层的风暴,在成都骤然升级!
秭归城外的蜀军大营,费祎也几乎在同时收到了李严遇刺的紧急密报。
他拿着密信的手微微颤抖,既惊且怒。刺杀李严,这无疑是“灰隼”或其党羽的疯狂反扑,也印证了孙福口供的真实性——此獠确实潜伏在成都高位,能量惊人!
“看来,丞相和江东那边的追查,已经触及其核心了。”费祎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他立刻意识到,这对西线战局而言,既是最危险的时刻,也是最佳的和谈契机!
对方越是疯狂,越是说明其害怕暴露。而李严遇刺这件事本身,就是向蜀汉朝廷、向军中将士证明魏国阴谋存在的又一铁证!足以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主战派的复仇情绪,为和谈扫清障碍。
他立刻再次秘密联系苏飞,请求紧急会面。
依旧是子时,依旧是废弃的龙王庙。但这次,双方见面的气氛与之前截然不同。
“费参军,成都之事,我等已听闻,李将军无恙否?”苏飞率先开口,语气中带着一丝真正的关切。毕竟,李严遇刺,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两家现在是“并肩作战”。
费祎面色凝重:“有劳苏将军挂心,方正兄幸得护卫拼死保护,仅受惊吓。然,魏谍之猖獗,由此可见一斑!此等行径,人神共愤!”
他顿了顿,直视苏飞:“苏将军,事已至此,你我双方当摒弃前嫌,同仇敌忾!祎已得丞相授权,只要贵方能协助我季汉擒获元凶‘灰隼’,拿到确凿证据,此前所提三项条件,皆可作废!我季汉大军,愿即刻撤回永安,与贵国重修旧好,共讨国贼司马懿!”
苏飞心中猛地一跳!三项条件全部作废!这意味着,江东无需致歉,无需赔偿,更无需退出荆西之地!这几乎是恢复到战前状态!诸葛亮此次的让步,不可谓不大!
“费参军此言当真?”苏飞强压激动,确认道。
“千真万确!”费祎郑重道,“此乃丞相亲笔手令为证!”他取出一封盖有诸葛亮印信的绢书。
苏飞仔细验看后,深吸一口气:“好!既然如此,我代陈太守及我主吴公,应下了!我方必倾尽全力,助贵方擒获此獠!只是……如今‘灰隼’惊觉,恐更加隐匿,追查难度极大。”
费祎眼中闪过智慧的光芒:“正因其惊觉,或会露出更大破绽!据我方最新排查,结合孙福供词及李将军遇刺时机,怀疑范围已可大幅缩小。祎有一计……”
他压低声音,将自己的谋划细细道来。苏飞听着,眼中异彩连连,最终重重点头:“此计大妙!我立刻传讯建业与襄阳,配合行动!”
龙王庙内,吴蜀双方的代表,在这一刻,因为共同的敌人和迫在眉睫的危机,真正放下了成见,开始紧密合作。一场引蛇出洞、图穷匕见的最终行动,悄然展开。
荆北,襄阳。
赵云几乎同时收到了来自成都(李严遇刺)、秭归(费祎密报)以及建业(庞统最新指令)的三方信息。
局势的急剧变化,让他心弦紧绷,同时也看到了打破僵局的希望。
“‘灰隼’将现,西线和谈在即……”赵云目光灼灼,“司马懿绝不会坐视!他必会在最后关头,全力一搏,破坏和议!”
他走到沙盘前,目光在宛城和宜城之间逡巡。郭淮新败,退守鄀城,但实力犹存。张合主力仍在宛城虎视眈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