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魏砥 > 第546章 弈局新篇

第546章 弈局新篇(2 / 2)

“主公行险一搏,效果初显。”庞统小眼睛里闪烁着精光,“北边,‘蛛网’按照计划,在洛阳制造了几起混乱,虽然损失了几名好手,但成功刺伤了一名亲近司马懿的官员,并烧掉了一处武库。曹叡已下旨严查,据说对司马懿亦有所申饬。”

徐庶点头:“更重要的是,我们在魏国散播的‘吴蜀即将议和,联手北伐’的流言,似乎起了一些作用。许都近日兵马调动频繁,司马懿的压力不小。”

“西边呢?秭归可有消息?”庞统更关心前线。

“费祎已秘密抵达蜀营,与廖化等将进行了密谈。根据内线传回的消息,会谈似乎……并非一味主张强攻。”徐庶压低声音,“而且,我们散播的流言,以及那几个‘偶然’被蜀军抓获的‘魏军细作’的‘供词’,似乎开始在蜀军中下层产生影响了。至少,廖化等人的态度,不再像之前那般决绝。”

庞统抚掌笑道:“好!此乃釜底抽薪之策!只要诸葛亮和廖化心中存了疑虑,这仗就打不长!现在关键是,要让他们看到‘证据’,看到议和的‘台阶’。”

他沉吟片刻,眼中闪过一丝狠厉:“那个‘灰隼’,查得怎么样了?”

徐庶摇摇头:“此獠极其狡猾,藏得很深。我们根据多方线索推断,他很可能伪装成了往来吴蜀的商人,甚至可能……身居蜀汉某个不太起眼,却能接触机要的位置。他在成都的活动最近明显收敛,估计是得到了司马懿的指令。”

“必须尽快把他挖出来!”庞统沉声道,“他是司马懿这盘棋的关键棋子。挖出他,不仅能向诸葛亮证明我方的清白,甚至可能拿到司马懿策划阴谋的直接证据!”

“我已加派人手,重点排查近期与蜀汉有密切往来,且行为异常的商贾,以及那些在边境冲突前后行为有疑点的蜀汉低级官吏。”徐庶道,“只是,需要时间。”

“时间不等人啊。”庞统叹了口气,“北边张合已经露出了獠牙,虽然张翼试探受挫,但也证明了魏军一直在窥伺。我们必须尽快解决西线问题,才能全力应对北方的威胁。”

就在两人商议之际,一份来自襄阳的加急密报送到。庞统拆开一看,脸色微变。

“元直,看来我们的动作还是慢了一步。”庞统将密报递给徐庶,“赵云将军来信,张翼将军在博望坡中伏,损失不小,张合并未生病,宛城魏军战力完整。他判断,司马懿很可能在近期会有大动作,目标……极可能是荆北!”

徐庶看完,神色也凝重起来:“如此一来,与蜀汉的和谈,就必须加快了!”

建业的决策中心,气氛再次紧绷。与蜀汉的秘密接触,在北线的压力下,显得愈发紧迫和重要。

秭归城头,陈砥同样感受到了局势的微妙变化。蜀军的攻势在持续了几天诡异的减弱后,虽然依旧维持着围困和零星的骚扰,但那种不惜一切代价的决死气势,似乎消散了不少。

他心中明白,那封密信,很可能起了作用。费祎的到来,更是印证了这一点。

“太守,蜀军今日又派了小股部队佯攻北门,被击退后便不再纠缠。倒是他们的使者,在射上城的箭书上,除了惯例的劝降,还多了一个奇怪的图案。”苏飞拿着一份箭书,递给陈砥。

陈砥接过一看,劝降的内容千篇一律,但在箭书的末尾,用朱砂画了一个不起眼的图案——那是一个简化的太极八卦图中的坎卦(代表水)符号。

坎卦……水……沟通?

陈砥心中一动。这是诸葛亮的标志!难道这是蜀军,或者说诸葛亮方面,给出的回应和接触信号?

他不动声色地将箭书收起,对苏飞道:“知道了,依旧是疲兵之计,不必理会,严加防范即可。”

当夜,陈砥再次召来那名伤愈的亲卫队率。

“蜀军可能给出了回应。”陈砥低声道,将那个坎卦图案指给他看,“你想想,在城外,可有与‘水’相关,又相对隐蔽,适合双方密会的地点?”

队率凝神思索片刻,眼睛一亮:“有!秭归城东十里,有一处废弃的龙王庙,就在江边一个偏僻的回水湾里,平日人迹罕至。而且庙后有密林,便于隐藏和撤离。”

陈砥沉吟片刻,下定决心:“好!你想办法,将一张画着同样图案的纸条,用弩箭射回蜀军营寨方向,不必指定目标。然后,安排绝对可靠的人,明晚子时,在龙王庙等候。若对方也有诚意,必会派人前来接触。”

“诺!”队率领命,悄然离去。

陈砥走到窗边,望着城外星星点点的蜀军营火,心潮起伏。这第一步接触至关重要,将决定这场战争是走向更加血腥的深渊,还是出现一丝和平的曙光。他必须亲自拟定谈判的底线和策略,既要展现江东的诚意,也要维护荆北的利益和尊严。

同时,他也收到了赵云关于北线张翼受挫、张合非病的紧急军报。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,让他感到肩上的担子前所未有地沉重。

“必须尽快稳住西线……”他握紧了拳头。

次日,子时。月隐星稀,江风带着寒意。

废弃的龙王庙孤零零地矗立在江边回水湾,残破的殿宇在夜色中如同蹲伏的巨兽。庙内蛛网遍布,神像倾颓,只有江浪拍岸的声音单调地回响。

陈砥没有亲自前来,他派出的是心腹将领苏飞以及一位机敏且通晓文墨的书记官,外加十名精锐护卫,提前潜伏在庙宇周围的密林中。

约定的时刻将至,江面上传来了轻微的水声。几艘没有任何标识的小船,如同鬼影般靠上了回水湾的浅滩。船上下来七八个人,同样黑衣蒙面,动作矫健,警惕地观察着四周,然后快速进入了龙王庙。

为首一人,虽然穿着普通士卒的黑衣,但身姿挺拔,气度不凡,正是费祎。他身边跟着两名显然是护卫高手的壮汉。

双方在破败的大殿中相遇,火折子亮起,映照出彼此警惕的眼神。

“江东,苏飞。”苏飞率先开口,声音低沉。

“季汉,费祎。”费祎拱手,目光扫过苏飞和他身后之人,“陈太守……未曾亲至?”

苏飞澹澹道:“太守需坐镇秭归,以防不测。费参军亲至,足见诚意。有何指教,但说无妨。”

费祎也不纠缠,直接切入主题:“陈太守密信,丞相已览。信中提及魏国嫁祸之疑,丞相亦有同感。然,空口无凭,需有实证。不知江东方面,可有确凿证据,证明此前哨卡袭击及野三关冲突,皆系魏国细作所为?”

苏飞早有准备,沉声道:“袭击哨卡之敌军,所用虽是我军制式兵器甲胃,但其战术风格、遗留痕迹,经仔细勘验,与魏军‘猎豹营’手法极为相似。且我方在荆北多地,已抓获数名涉嫌散播谣言、挑动矛盾的魏国细作,其供词皆指向魏大将军司马懿麾下。此乃部分口供副本,请费参军过目。”说着,示意书记官递上一卷文书。

费祎接过,就着微光迅速浏览,面色不变,心中却是一凛。这些供词虽然无法直接钉死司马懿,但逻辑链条清晰,指向性明确,绝非空穴来风。

“仅凭这些,恐难令朝中诸公及军中将士信服。”费祎将文书收起,“尤其是野三关冲突,双方士卒亲眼所见,乃是两军巡哨正面交锋,死伤惨重,此恨难消。”

苏飞眉头一拧:“野三关之事,孰是孰非,已难完全理清。但我方巡哨队率王平可作证,是贵军张巍军侯不顾解释,率先动手!此事,绝非我方所愿见!”

费祎叹了口气:“冲突一起,便如野火燎原,非一方之过。如今纠结孰先动手,已无意义。关键在于,如何止战。”

他看向苏飞,目光深邃:“丞相有言,若要议和,需满足三个条件。”

“第一,江东必须就边境冲突,向我季汉正式致歉,并严惩相关责任人。”

“第二,赔偿我军此次东征所耗粮饷军资,及抚恤死伤将士。”

“第三,退出秭归乃至夷陵等荆西之地,将防线退回江陵**以东。”

苏飞一听,顿时勃然变色:“费参军!此等条件,与城下之盟何异?!莫说我方绝不会答应,就算我答应,尔等敢信吗?这岂不是逼我等死战到底?!”

气氛瞬间紧张起来,双方护卫的手都不自觉地按上了刀柄。

费祎却摆了摆手,语气缓和了些:“苏将军稍安勿躁。此乃丞相交代,需向贵方表明的立场。然,丞相亦知,此三条,尤其是第三条,贵方绝难接受。故,丞相还有一句话。”

“何话?”

“若江东能拿出确凿无疑之证据,证明一切皆是魏国阴谋,并协助我季汉,擒获或指证幕后主使‘灰隼’。”费祎一字一顿道,“则前两条可再商议,第三条……亦可作罢。届时,我季汉大军即刻撤回永安,两国重修旧好,共抗北魏!”

苏飞心中一震,与书记官对视一眼。诸葛亮的目标,果然直指核心——证据和元凶!

“此事关系重大,非我所能决断。”苏飞沉声道,“我需禀报陈太守及赵牧守。”

“理当如此。”费祎点头,“今夜之会,到此为止。三日后,此时此地,盼贵方回复。”

双方不再多言,各自警惕地退出龙王庙,消失在浓郁的夜色与江雾之中。

第一次秘密接触,在紧张与试探中结束。虽然分歧巨大,但至少,沟通的渠道已经建立,和平的希望,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近了一步,尽管它依旧脆弱,且布满荆棘。

苏飞连夜返回秭归,向陈砥汇报了会谈详情。陈砥听完,久久不语。

诸葛亮的条件,既苛刻,又留下了余地。关键在于证据,在于那个神秘的“灰隼”。

“看来,庞军师和徐中书在北地的行动,必须要更快,更狠才行了。”陈砥望向东北方向,那里是建业,也是北方广袤的魏国疆域。

秭归的僵局,似乎看到了一丝松动的迹象,但解开的难度,却远超想象。而北方的阴影,正在急速逼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