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魏砥 > 第534章 新荆初立

第534章 新荆初立(1 / 2)

---

襄阳的深秋,天高云澹,汉水碧透。一场盛大的典礼,正在修葺一新的原魏国荆州都督府,如今的吴公国荆州牧府前举行。

府前广场之上,旌旗招展,甲士林立。以赵云为首,黄忠、陈砥、苏飞、霍峻、辅匡、傅肜等荆北诸将,以及新附的申耽、申仪、吕常等降将,皆身着庄严礼服,按品阶肃立。广场外围,则是闻讯而来的襄阳官吏、士绅代表以及众多翘首以盼的百姓。

一名身着朱衣、手持节杖的朝廷使者,立于高阶之上,面对众人,朗声宣读由吴公陈暮签署、尚书台用印的诏书:

“制曰:咨尔使持节、都督荆南诸军事、江陵督赵云,忠勇性成,韬略世罕……今克定荆北,廓清汉水,功盖当代,勋着旗常……特晋封赵云为荆州牧,假节钺,都督荆州(全境)诸军事,封襄阳县侯,食邑三千户!”

“老将军黄忠,勐鸷冠世,屡建奇功……晋为镇西将军,仍领西城督,封关内侯,增邑千户!”

诏书声音洪亮,每念到一人,便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与羡慕的低语。苏飞、霍峻、辅匡、傅肜等皆有擢升封赏,自不待言。

当念到陈砥时,使者的声音似乎也提高了几分:

“偏将军、西城督、襄阳安抚副使陈砥,英果早慧,临机决断,守西城于危难,参赞画于帷幄,安民抚众,屡献良策……着即晋为翊军将军,领襄阳太守,仍兼西城督,赐金百斤,帛千匹!”

翊军将军,位次四方将军,已是高级武职!更兼任新得之地的核心大郡襄阳的太守!这意味着,年仅十五岁的陈砥,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镇守一方的大员,地位仅在赵云、黄忠等寥寥数人之下。广场上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这位年轻得过分的将军身上,有惊叹,有钦佩,亦有复杂的审视。

陈砥面色沉静,出列,躬身,行礼,接过那代表权力与责任的印绶和诏书,动作沉稳,不见丝毫骄矜。他知道,这不仅仅是荣耀,更是沉甸甸的担子。

最后,使者亦宣读了对于申耽、申仪、吕常等人的正式任命,皆依此前承诺,各有封赏,以示吴公国用人不疑。申耽等人心中最后一块石头落地,面露感激,纷纷拜谢。

册封仪式结束,荆州新的权力格局,就此确立。

典礼之后,新任荆州牧赵云,于牧府大堂召集第一次军政会议。

赵云高坐主位,虽晋位州牧,威仪更重,但神色依旧平和。左下首是镇西将军黄忠,右下首便是新任翊军将军、襄阳太守陈砥。其余文武分列两旁,济济一堂,气象一新。

“蒙吴公信重,委以荆州重任。然荆北新定,百业待兴,强敌环伺,我等肩头担子,丝毫不轻。”赵云开门见山,目光扫过众人,“前番所议‘巩固荆北,经略江淮’之策,吴公与建业诸公已准。今日之议,便是如何具体施行。”

他首先看向陈砥:“叔至(陈砥表字,古人男子二十弱冠取字,此处因剧情需要,假设陈暮已提前为其取字‘叔至’,取‘砥柱中流,至于安定’之意),你既为襄阳太守,首善之区,安民兴政,乃当务之急。你有何具体方略?”

陈砥早有准备,起身拱手道:“回禀州牧。襄阳之治,首要在于安民、兴农、通商。其一,继续推行此前安置流民、降卒屯田之策,划定永业田,轻徭薄赋,令其安心生产。其二,疏通襄阳至江陵、西城乃至江东的水陆商路,降低关税,招徕商贾,使荆北物产得以流通,汇聚财富。其三,整修水利,尤其是襄樊段汉水堤防,保障农耕。其四,于襄阳设立官学,选拔新附之地聪颖子弟入学,教化人心,培养吏才。”

他顿了顿,补充道:“此外,降将申耽、吕常等部,整编后亦需妥善安置,或驻防要地,或参与屯垦,需使其各得其所,不生怨望。”

赵云微微颔首,眼中露出满意之色。陈砥所虑,已相当周全。

黄忠接着道:“军事上,西城、房陵、魏兴一线,由老夫坐镇,保准万无一失。江陵乃根本,霍峻的水军需进一步加强,控制整个荆江水域。至于北面……”他看向赵云。

赵云接口道:“北面,以防守为主。于邓县、樊城增筑城防,多设烽燧,广布斥候。张合新败,魏军短期内无力南下,但我等亦不可松懈。同时,需与江北陆伯言都督保持密切联系,东西呼应。”

众将纷纷领命,各抒己见,完善细节。一场会议,将荆北未来的军政大略梳理得清晰明了。陈砥在其中虽年纪最轻,但其建言每每切中要害,思路清晰,已无人再因年龄而轻视于他。

就在襄阳城忙于权力交接和百废俱兴的建设之时,几缕不易察觉的暗影,也悄然混入了这座焕发新生的城市。

城南新设的流民登记处,人头攒动。一名穿着普通百姓布衣、面色蜡黄的中年男子,低着头,随着队伍缓慢前行。他手掌虎口处的老茧,以及偶尔抬眼时那锐利如鹰隼的眼神,却与周围真正面黄肌瘦的流民格格不入。

轮到登记时,他操着一口略带河北口音的官话,自称来自南阳,因战乱南逃。负责登记的小吏并未过多怀疑,如今荆北各地口音混杂,实属平常。男子顺利拿到了代表合法居留的木牒,身影很快消失在熙攘的人流中。

与此同时,城西一家新开业的、由江东商人经营的货栈后院,几名伙计打扮的精壮汉子,正围着一幅简陋的襄阳城防图低声商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