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魏砥 > 第335章 裂痕深渊

第335章 裂痕深渊(2 / 2)

他的策略清晰而冷酷:不急于下场,而是继续煽风点火,让江东的内耗持续下去,最大限度地削弱其国力,同时悄然扩张自身的影响力,等待最合适的收割时机。这份耐心与精准的算计,让在座诸将心中凛然,也更加信服。

丹阳,宛陵太守府。陆逊同时接到了来自建业的严令和来自吴郡的求援密信。

孙权的命令冰冷而残酷,字里行间透着不容置疑的杀意与最后的试探。而吴郡密信则言辞悲切,痛陈孙权无道,恳请陆逊“念在同为江东子弟,唇亡齿寒”,切勿助纣为虐,并隐约暗示,若陆逊愿振臂一呼,四家愿奉其为首,共抗暴政。

陆逊将两封文书置于桉上,久久沉默。烛光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,那双总是沉静如水的眼眸,此刻翻涌着剧烈的挣扎与痛苦。一边是君命,是自幼接受的忠君之道,是孙氏对他的(尽管充满猜忌的)知遇之恩;另一边是乡梓,是江东世族的存亡,是他内心认定的、可能导致江东万劫不复的昏聩之举。

郡尉站在下方,看着陆逊紧握的拳头微微颤抖,看着他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,心中充满了不忍与焦急。他知道,府君正承受着怎样的煎熬。

“府君……”郡尉刚欲开口。

陆逊却抬手阻止了他。他闭上眼,深吸一口气,仿佛要将满心的纷乱与沉重都压入肺腑深处。当他再次睁开眼时,那剧烈的挣扎已被一种近乎绝望的坚毅所取代。

“回复建业,”他的声音沙哑,却异常清晰,“丹阳防务吃紧,交州邓艾虎视眈眈,庐陵方向异动频繁,郡兵不可轻动。且吴郡之事,错综复杂,恐有小人构陷,恳请主公明察,万不可听信一面之词,自毁干城。臣陆逊,愿以性命担保,稳守丹阳,绝不让外敌趁虚而入!”

他选择了抗命!用一种相对委婉,但态度明确的方式!他没有接受吴郡的“拥戴”,但也没有执行孙权的屠杀令。他试图以丹阳军力为筹码,做最后的缓冲,哪怕这会将他自己彻底推向孙权的对立面,置身于万丈悬崖之缘。

“那……吴郡那边?”郡尉颤声问。

陆逊沉默片刻,挥了挥手,疲惫地吐出两个字:“不答。”

不答复,就是一种态度。他无法与孙权一同举起屠刀,也无法与世家联手对抗君主。他只能像一颗孤独的棋子,死死钉在丹阳,用自己的方式,为江东保留最后一丝元气和……希望。尽管这希望,渺茫得如同风中之烛。

许都,魏王宫。曹操看着蒋干带回的详细报告,以及江东最新剧变的急报,放声大笑,笑声中却带着冰冷的杀意。

“好!好一个陈明远!软硬不吃,油盐不进!好一个孙仲谋!自断臂膀,昏聩至此!哈哈,天助我也!”

他看向司马懿、刘晔等人:“孙权内乱,自顾不暇。陈暮坐大,已成心腹之患。然其二者相争,于我大利!传令,加大对刘备的压力,督促夏侯渊、张合,尽快寻找战机,打破汉中僵局!同时,命荆州各部,佯动示弱,引诱交州来攻,若其敢北犯,则集结重兵,予以迎头痛击!”

他决定趁此机会,先解决西线的刘备,再腾出手来,全力对付南方这个更具威胁的敌人。

汉中,刘备军大营。诸葛亮轻摇羽扇,对刘备道:“主公,曹操急于求战,其心必虚。江东之乱,已牵动天下格局。我军反击之时,到了。依亮之策,可令陈式将军,引无当飞军,今夜子时,依计而行!”

刘备重重点头,眼中燃烧着渴望已久的战意。

而在江东吴郡,伴随着孙权抓捕四家在朝官员的命令抵达,以及陆逊拒绝出兵的消息传来,最后的导火索被点燃。顾徽、朱桓等人知再无转圜余地,悲愤之下,终于打出“清君侧,诛奸佞”的旗号,正式举兵。江东大地,烽烟骤起,曾经富庶安宁的三吴之地,顷刻间陷入了内战的血火之中。

天下的棋局,因江东这局部的、却影响深远的崩坏,骤然加速。每一个棋手,都在这突如其来的变局中,奋力落下自己的棋子,试图抢占那稍纵即逝的先机。裂痕已深,深渊在前,无人能够置身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