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魏砥 > 第251章 西线烽烟

第251章 西线烽烟(2 / 2)

“主公,按此长势,若夏秋无大灾,军屯所产,可支撑我军三成粮饷。”负责屯田的军司马禀报道。

陈暮点点头,对赵云道:“让士卒参与农事,虽辛苦,却能知稼穑艰难,亦能强健体魄,更能密切军民关系,一举多得。”

正说话间,忽见远处一骑快马奔来,乃是桓阶派来的信使。

“报主公!桂阳郡内,发现数股小规模山匪,劫掠商队,骚扰乡里,疑为去岁溃散的江东兵卒与本地无赖勾结而成。桓府君已派郡兵进剿,然其依托山险,剿而不尽,请求派精锐山地营协助清剿!”

陈暮与赵云对视一眼。这既是治安问题,也是对魏延那支新建山地营的首次实战检验。

“令魏延,率其山地营,三日内开赴桂阳,听桓阶调遣,务必肃清匪患,以安民心!”陈暮当即下令。

而在泉陵城内,州牧府后院,小陈砥正拿着一柄小木槌,对着一个崔婉给他缝制的、填充了棉絮的“沙包”勐捶,口中喊着:“打山匪!打坏人!”

崔婉在一旁看着,又是好笑又是无奈,对刚回府的陈暮道:“也不知他从哪里听来的,整日里喊打喊杀。”

陈暮抱起儿子,笑道:“乱世男儿,有点血性总是好的。只要明是非,知仁义便好。”他捏了捏儿子的小脸蛋,“不过,打坏人之前,要先学好本事,立稳根基,记住了吗?”

小陈砥似懂非懂,却用力点头:“记住!立稳!”

州牧府东侧,新辟的“荆南学堂”内,传来朗朗读书声。这是陈暮力排众议,在泉陵设立的第一所官学,招收对象不仅是士族子弟,更有军中遗孤、表现优异的寒门子弟,甚至少数愿意学习的蛮族少年。

今日,恰逢庞统前来巡视考校。他随意点了一名年纪约十二三岁、衣着朴素的少年,问道:“汝读《韩非子》,可知‘刑过不避大臣,赏善不遗匹夫’何解?”

那少年虽有些紧张,但目光清澈,应对清晰:“回先生,此言法令面前,人人平等。无论身份尊卑,有过当罚,有功当赏。如此,则法令行,威信立,国家方能强盛。如同我军中,《交州敕令》规定,士卒立功,无论出身,皆可受赏晋升;若违军纪,即便将官,亦需受罚。此便是此理之践行。”

庞统眼中闪过一丝讶异,这少年不仅理解了经义,还能联系实际,举出军中例子。“你叫什么名字?何人门下?”

“学生邓艾,字士载,义阳人。因战乱流落至此,蒙学堂收留,尚未有固定业师。”少年恭敬回答,只是说话略有些口吃。

“邓艾……”庞统记下了这个名字,又考校了几个问题,邓艾皆能对答,虽言辞不算流畅,但思路清晰,见解往往能切中要害,尤其对地理、军阵之事,显露出不凡的兴趣和天赋。

巡视完毕,庞统回到州牧府,对陈暮提及此事:“主公,学堂之中,确有些良才美玉。方才见一少年名邓艾,虽口吃,然胸有韬略,尤善地理军阵,假以时日,或可成大器。”

陈暮闻言,若有所思:“不拘一格降人才。士元,此类学子,需多加关注,因材施教。未来我等基业,不仅需要冲锋陷阵的勐将,更需要运筹帷幄的帅才、治理地方的能吏。”

他走到窗前,望着学堂的方向,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:“这学堂,便是我等‘砥石’之上,正在打磨的利刃之雏形啊。”

北方大战的尘埃尚未落定,江东复仇的暗箭已在弦上。而荆南之地,在看似琐碎的屯田、剿匪、兴学之中,力量正在一点点积蓄,人才正在一茬茬萌芽。风起于青萍之末,浪成于微澜之间。天下这盘大棋,每一个角落,都有人在落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