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
建安十七年的初夏,北方的战火如同燎原的野火,首先在关中大地熊熊燃起。
征西都督夏侯渊,以其闻名天下的“三日五百,六日一千”的疾行军速度,出其不意地穿过潼关,直扑渭水南岸。关中联军首领马超、韩遂仓促应战,双方在渭水南岸的潼关之外展开连场激战。夏侯渊用兵猛烈如虎,初战便挫动了联军的锐气。
紧接着,曹操亲率大军抵达长安,坐镇指挥。他采纳谋士贾诩之策,对马超、韩遂实行分化瓦解。一方面利用韩遂与马超之间本就存在的猜忌,故意在阵前与韩遂叙旧言欢,引得马超疑心大起;另一方面,派徐晃、朱灵精兵绕道蒲阪津,夜渡渭水,在北岸建立营寨,形成夹击之势。
马超性情刚烈,中计之下,与韩遂矛盾公开化,联军指挥不协,士气大跌。曹操趁机发动总攻,于渭南一场大战,大破马超、韩遂联军。马超败走凉州,韩遂势穷力孤,关中诸将纷纷投降,曾经雄踞关中的联军势力,在曹操的雷霆打击下,迅速土崩瓦解。
消息传至泉陵,虽在陈暮等人预料之中,但其速度之快、战果之猛,仍让人心惊。
“夏侯妙才,真世之虎将也!”赵云看着战报,由衷感叹,“用兵之疾,用谋之毒,关中群雄,非其一合之敌。”
庞统三角眼眯起:“曹操平定关中,则后顾之忧大减。下一步,要么经略凉州,要么……便会将目光重新投向南阳、襄阳,甚至更南边。”
几乎与此同时,益州方向也传来确切消息。刘备大军出葭萌关,以张飞为先锋,廖化奇袭阳平关,法正设谋,里应外合,汉中守将张卫战死,张鲁见大势已去,在谋士杨松等人劝说下,开城投降。刘备兵不血刃,尽得汉中之地。
“刘备得汉中,则益州门户稳固,进可攻关中,退可守巴蜀。其势已成矣。”陈暮放下来自西线的双重战报,语气平静,眼神却愈发深邃。北地双雄,一个以雷霆之势扫平肘腋之患,一个以谋略人心鲸吞战略要地,动作都快得惊人。
北方的巨大动静,同样强烈地刺激着秣陵的孙权。
吴侯宫殿内,气氛压抑。孙权看着桉几上并排摆放的两份情报——曹操大破马超,刘备轻取汉中,再想到自己损兵折将,丢失荆南,一股难以言喻的屈辱和焦灼灼烧着他的内心。
“曹操、刘备皆有所获,唯我江东,损兵折将,寸土未得!”孙权的声音带着嘶哑,目光扫过殿下的张昭、顾雍、鲁肃等重臣,“难道我江东儿郎,便只能困守这六郡之地,坐视他人鲸吞蚕食吗?”
张昭面露忧色,劝谏道:“主公,曹刘势大,皆非易与之辈。我军新挫,亟需休养,万不可此时贸然兴兵啊!”
鲁肃出列,神色凝重:“子布先生所言甚是。然,坐以待毙,亦非良策。曹操西征虽胜,然兵力钱粮消耗必巨,且需时间消化关中,短时间内难以全力南顾。刘备新得汉中,重心在北,防范曹操,亦无力东进。此确是我江东喘息之机,然亦不可全然无所作为。”
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肃有三策。上策,稳固现有疆土,尤其是江陵防线,整军经武,奖励耕战,积蓄力量。中策,可遣使再往许都,趁曹操新胜,或可争取更多支持,即便不能联合攻陈,亦可求其牵制。下策……”鲁肃看了一眼孙权,“可令水军加强巡弋,对交州沿岸进行袭扰,焚其粮船,毁其屯田,令陈暮不得安生,延缓其恢复之速。但此策需谨慎,规模不宜过大,以免引发全面冲突。”
孙权沉默良久,眼中厉色一闪:“便依子敬之中下策!遣使许都之事,由子布负责。水军袭扰……令蒋钦、周泰,精选水军死士,以小股舰队,袭扰交州沿海及湘水沿线!孤要让陈暮知道,我江东,绝非可欺之辈!”
一道充满怨毒与不甘的命令,从秣陵发出。平静了数月的江东水面下,暗流再次变得汹涌
北方与东方风起云涌,荆南之地,则在陈暮的统治下,看似平静地推进着“固本培元”的诸般事宜。
这一日,陈暮在赵云陪同下,巡视泉陵城外的军屯田。时值初夏,稻田里秧苗青青,长势喜人,不少军卒正赤足在田间劳作,除草施肥,一派繁忙景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