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章 浊浪排空 砥柱屹立(2 / 2)

林枫看着案头堆积的文书,既有来自各方的贺捷书信,也有徐子凡从京城传来的密报,更有边境各处呈报的、关于宣府、大同方向开始以各种借口拖延、克扣甚至截留原本应发往北疆的补给物资的消息。

“王爷,王振这是狗急跳墙了。”谋士孙世安眉头紧锁,“断我后勤,乱我内部,这是要将我北疆活活困死、拖垮!”

林枫负手立于巨幅北疆地图前,目光锐利如鹰。外界汹涌的暗流似乎并未让他慌乱,他的脊梁依旧挺直如松。

“困死?拖垮?”林枫冷哼一声,“他王振也太小看我北疆多年的经营了!”

他转过身,目光扫过书房内的核心僚属,声音沉稳而有力:“诸位,王振此举,看似毒辣,却也暴露了他已技穷!沙场上奈何不了我们,舆论上压不住我们,便只能使出这等下作手段!这正说明,他怕了!”

“传令!”林枫开始下达指令,条理清晰,应对从容。

“第一,后勤方面。立即启动‘储备司’所有应急仓廪,开放王府内库银钱,全力向朝鲜、女真乃至海商高价收购粮食、硝石、硫磺、铁料!我们的商队,绕过宣大,走古北口或海上通道!同时,命军工坊、各匠作营扩大产能,优先保障火药、箭矢、兵甲修复!告诉他王振,想靠这点手段卡死我北疆,是痴心妄想!”

“第二,内部稳定。命内卫府与各级官府联动,严查谣言来源,敢有散布恐慌、挑拨离间者,无论背景,立斩不赦!同时,将王振断我后勤、意图困死边军的消息,适当透露给军中基层!让将士们知道,是谁在背后捅刀子,激发同仇敌忾之心!”

“第三,对外联络。以本王名义,再写一封密信,直送南京守备太监及兵部,陈说北疆实情及王振恶行,不求他们明面支持,只需他们在物资转运上给予方便,或保持中立即可。江南士林那边,也要派人暗中接触,将《告天下书》及王振截留军需的证据散播出去!”

“第四,军事部署。神策军各营,轮番休整,保持战备。派出小股精锐骑兵,深入草原,侦查瓦剌动向,若其敢再犯,务必给予迎头痛击!同时,严密监视宣府、大同方向,他若敢越境一步,便是敌人!”

一道道指令,如同精准的手术刀,剖开困局,指向生机。林枫没有选择硬碰硬地上书抗辩,而是立足于北疆自身的实力和外部潜在的盟友,进行了一场全方位的反击与自救。他深知,与王振的斗争,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军事对抗,是一场涉及政治、经济、舆论的全面战争。

“王爷,如此一来,我们与朝廷……几乎已是貌合神离了。”孙世安仍有忧虑。

“朝廷?”林枫目光穿透窗棂,望向南方,语气带着一丝冷峭,“若朝廷被权阉把持,忠奸不分,自毁长城,那这样的朝廷,还值得我们一味愚忠吗?我们忠于的,是这大明的江山社稷,是这北疆的百万黎民!只要问心无愧,何惧流言蜚语,何惧艰难险阻?”

他猛地一拍桌案,声如金石:“王振想用浊浪淹没我北疆,本王偏要在这惊涛骇浪中,做那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!传谕全军全境:北疆上下,同心协力,共度时艰!外御强虏,内肃奸佞,天塌不下来!”

命令迅速传遍北疆。尽管面临着补给困难和内部渗透的威胁,但凭借着林枫多年来打下的坚实基础和极高的个人威望,北疆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依然高效运转起来。民间自发组织起来,协助官府排查奸细;商队想尽办法开辟新的贸易线路;军工作坊灯火通明,工匠们日夜赶工……

一股坚韧不屈、自力更生的力量,在北疆大地上凝聚、奔涌。

而在遥远的京城,被严密监视的东宫之内,太子朱见深,也正通过商辂秘密带来的只言片语,艰难地拼凑着外界的真相。当他得知王振竟然截留北疆军需,意图困死刚刚取得大捷的边军时,少年储君的手,因愤怒而微微颤抖。他紧紧攥住了袍袖下的拳头,一个信念在他心中愈发清晰:这大明的天下,不能再这样下去了!

浊浪排空,欲倾天地。而真正的砥柱,已在风浪中显露其不屈的轮廓。平北王林枫与权阉王振的斗争,进入了更加残酷、也更加决定命运的新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