符纸上的符文突然亮起淡紫色的光,光中闪过一道微型闪电,“啪”的一声轻响,符纸边缘泛起淡淡的焦痕——这是雷符绘制成功的标志。
他拿起雷符,用灵识一扫,能清晰感知到其中蕴含的雷灵气,比之前绘制的雷符更浓郁,且带着明显的麻痹属性。
“按这个速度,一夜能画完七十张。”他心里估算着,将雷符放进旁边的木盒,又拿起一张新的符纸。
绘制雷符比火球符更耗心神——雷属性灵气本就带着燥性,长时间绘制容易引发灵气紊乱。画到第二十张时,林邑川的额头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,指尖也开始微微发麻。
他没有硬撑,而是停下笔,从储物袋里掏出一粒固元丹服下。
丹药入腹,一股温和的灵气扩散开来,缓解了指尖的麻意,也让躁动的雷灵气平复了几分。“之前在翠华城买的固元丹,现在正好派上用场。”他笑了笑,再次拿起雷纹笔。
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,坊市的喧嚣渐渐平息,只有正屋的灯光还亮着。
林邑川的动作越来越熟练,从最初绘制一张雷符需要半柱香时间,到后来只需一炷香绘制三张,笔尖在符纸上流转的速度越来越快,却始终保持着精准。
符纸一张张减少,木盒里的雷符渐渐堆满,淡紫色的灵光透过木盒缝隙,在桌面上投下细碎的光影。
天快亮时,最后一张雷符终于绘制完成。林邑川放下雷纹笔,伸了个懒腰,只觉得手臂有些酸痛,却难掩心中的喜悦。
他打开木盒,七十张二品上阶雷符整齐地叠着,加上他之前绘制的雷符,现在有了三百多张,每张符纸上的雷纹都清晰可见,泛着淡淡的紫光,凑近了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臭氧味——这是雷灵气特有的气息。
他拿起一张雷符,轻轻捏在手中,指尖传来细微的麻意。
“试试威力。”他走到院子里,将雷符向远处的枯树扔去。
雷符在空中划过一道淡紫色的弧线,“砰”的一声炸开,一道小臂粗的闪电击中枯树,树干上瞬间留下一道焦黑的痕迹,周围的杂草也被电得枯萎。“不错,麻痹范围能覆盖一丈,正好能困住一条九头蛇。”林邑川满意地点点头。
第三天一早,林邑川用灵布将符箓包好,放到储物袋里去了符宝轩。
张掌柜正在柜台后算账,见林邑川来了,连忙起身:“林公子,这是……”
“张掌柜,这次多画了些,一共五百张,二品中品符箓四百八十张,上品御风符二十张,够贵店四五个月的货了。”
林邑川把包裹放在柜台上,打开灵布。
张掌柜眼睛一亮,伸手拿起一张御风符,用灵识扫了扫,笑着说:“林公子的手艺越来越好了!这御风符的灵气浓度,比上次还足,至少能卖三十五块灵石一张。”他拿出算盘噼里啪啦算了一阵,“二品中介符每张二十块,四百八十张是九千六百块;御风符每张三十块,二十张是六百块,一共一万零二百块。我多给你三百,一万零五百块如何?”
林邑川愣了一下,随即笑道:“多谢张掌柜。”他知道张掌柜是想拉拢他长期合作,毕竟能稳定供应上品符箓的修士不多。
张掌柜从储物袋里拿出一万零五百块下品灵石,递给林邑川:“下次要是还想多画,提前跟我说,符纸我给你留最好的。”
“一定。”林邑川接过灵石,心里踏实了不少——加上之前的一百多万,现在手头有近一百零几万灵石,足够支撑后续的准备了。
离开符宝轩,林邑川直接去了墨韵书屋。
掌柜正在整理旧书,见他进来,笑着打招呼:“林公子,又来买书?”
“这次想看看功法,尤其是剑谱。”林邑川道。
他之前就听说墨韵书屋有本镇店之宝《影剑诀》,是三品飞剑术,正好能配合他的金路飞剑——之前用的“秋风诀”是二品剑法,威力不够,去迷雾沼泽猎九头蛇,需要更强的近战手段。
掌柜眼睛一眯,转身从书架最上层取下一个木盒,打开后,里面是一本深蓝色封皮的古籍,封面上用篆书写着“影剑诀”三个字,书页泛黄,却保存完好。“这就是镇店之宝,三品飞剑术,标价一千下品灵石。林公子,这剑法需要筑基的才能练习成功。”
林邑川拿起书,翻开第一页,里面记载着剑法的要义:“影剑者,以灵识为引,以灵气为刃,藏于影中,出其不意……”他越看越心动,这剑法的特点是速度快、隐蔽性强,正好适合在迷雾沼泽这种视线差的环境中战斗。
“拿回去借鉴一下。”他从储物袋里拿出一千灵石,递给掌柜。
回到家,林邑川把自己关在正屋,开始修炼《影剑诀》。
第一步是“悟剑”——他将金路飞剑放在掌心,剑身泛着淡金色的光。
他闭上眼睛,灵识沉入剑中,同时翻看《影剑诀》的剑谱,感受书中记载的剑意。
剑谱里画着十二式剑招,第一式是“影随形”,讲究飞剑如影随形,紧跟敌人动作。
“灵气入剑,灵识控轨……”林邑川口中默念,引动丹田内的灵气,缓缓注入金路飞剑。
飞剑瞬间亮起金光,微微颤动起来。
他尝试用灵识控制飞剑,让它按照“影随形”的轨迹移动——先在屋内绕圈,再突然加速,最后骤停。
一开始飞剑很生涩,好几次撞在墙上,剑身发出“嗡嗡”的响声。
“灵识要更集中,灵气输出要稳。”他调整呼吸,再次尝试。
这次灵识紧紧“抓”着飞剑,灵气像丝线般缠绕在剑身上,飞剑的速度渐渐均匀,绕圈时没有丝毫偏差,骤停时也稳稳停在半空。
练了一个时辰,他才掌握“影随形”的基本轨迹,额头已经渗出细汗——三品剑法对灵气和灵识的消耗比二品大得多。
第二天,他开始练第二式“影突袭”——让飞剑藏在阴影中,突然发动攻击。
第三天,他关掉正屋的窗户,屋内光线变暗,然后用灵识将金路飞剑隐在桌下的阴影里,自己则站在屋中央,模拟敌人的动作。
第四天,“去!”他低喝一声,灵识一动,飞剑瞬间从阴影中窜出,直逼前方的木桩,“砰”的一声,木桩上留下一道深痕。
“还是太慢了。”林邑川摇摇头,飞剑从阴影中出来的瞬间,灵气波动有些明显,容易被敌人察觉。
他翻看书谱,找到改进方法:“以影为媒,灵气内敛……”他尝试减少飞剑出鞘时的灵气外泄,让飞剑像融入阴影般,只有在攻击的瞬间才释放灵气。
反复练了几十次,终于能让飞剑在阴影中完全隐藏气息,出鞘时快如闪电。
第三天,他将“影随形”和“影突袭”结合起来,模拟实战——想象自己在迷雾沼泽中,遭遇九头蛇的攻击,用飞剑躲避蛇头的撕咬,再趁机突袭蛇眼。
第四天,一开始动作还很生涩,练到下午时,已经能流畅地完成两套剑招。
第五天,他尝试用灵识测量飞剑的威力:同样攻击木桩,“秋风诀”圆满时只能留下浅痕,而“影剑诀”入门就能留下深痕,威力确实提升了不少。
“太好了,这样去迷雾沼泽,对付九头蛇就更有把握了。”林邑川收起飞剑,心里松了口气。他能感觉到,《影剑诀》和金路飞剑的契合度极高,仿佛是为彼此量身定做的,假以时日练到圆满,威力超过筑基期修士的一击。
林邑川修炼剑法的这三天,林家小院的厨房天天飘着诱人的香味。
林母把他买的十本灵膳书翻了个遍,尤其是《凡级灵膳大全》和《灵膳原理》,更是看了两遍,还在书页上写满了批注:“青纹草要焯水去涩”“兽骨汤要熬够一个时辰”“灵麦粥加半勺蜂蜜更润口”。
第一天早上,林母就尝试做了“灵麦粥”。
她先把灵麦淘洗干净,用清水泡了半个时辰,然后放进陶锅里,加了三倍的灵泉水——灵泉水是林邑川之前从坊市买的,凡人喝了能强身健体,修士喝了能补充少量灵气。
她坐在灶前,用柴火慢慢熬煮,时不时用勺子搅拌一下,防止糊底。
半个时辰后,灵麦粥熬得浓稠,她又撒了一把切碎的青纹草叶,最后加了半勺蜂蜜。
“邑川,吃饭了!”林母把粥端上桌,还配了一碟凉拌紫蕊花。
林邑川刚练完剑法,闻到香味就走了过来,拿起碗盛了一碗粥。
粥入口软糯,带着灵麦的清香和青纹草的微甜,咽下后,一股温和的灵气顺着喉咙滑入丹田,丹田内的气旋微微加速转动起来。
“娘,这粥太好喝了,还有灵气!”他惊喜地说。
林母笑着坐在一旁,看着他喝粥:“书上说灵麦和青纹草搭配,能补灵气,你修炼辛苦,多喝点。你爹昨天尝了,说比普通麦粥香多了。”
林父坐在对面,正大口喝着粥,闻言点点头:“确实香,就是我喝着没什么特别的,就觉得饱得快。”
他是凡级炼体,不能吸收灵气,只能尝到味道,却也满足得很。
中午,林母做了“兽骨灵草汤”和“紫蕊花蒸蛋”。
兽骨是从坊市肉铺买的一阶妖兽“青狼”的腿骨,肉质紧实,骨髓饱满。
她先把兽骨焯水,去掉血沫,然后放进砂锅里,加灵泉水、姜片、葱段,用大火烧开,再转小火慢熬。
一个时辰后,锅里的汤变成了奶白色,她才加入洗干净的青纹草和紫蕊花瓣,再熬半个时辰,最后加盐调味。
蒸蛋则是把鸡蛋打散,加灵泉水、少许盐,搅拌均匀后,表面撒上紫蕊花碎,上锅蒸一刻钟。蒸好的蛋羹嫩滑,紫蕊花的香味完全融入其中。
林邑川喝了一口汤,浓郁的肉香混合着灵草的清香,灵气比早上的粥更足,丹田内的灵气像是被激活了一般,流转速度明显加快。“娘,这汤的灵气快赶上低阶聚气丹了!”他惊讶地说。
林母拿起勺子,给林父盛了一碗汤:“你爹不能吸收灵气,就多喝点汤,补补身子。”
林父接过汤,喝得津津有味,连说“好喝”。
晚上,林母又做了“青纹草瘦肉丸”——把瘦肉剁成泥,加淀粉、盐、料酒,搅拌上劲,搓成小丸子,放进灵草汤里煮。
丸子鲜嫩,汤味鲜美,林邑川一连吃了十几个丸子,喝了两碗汤,感觉丹田内的灵气比早上充盈了不少。
这三天,林母换着花样做灵膳:早上有灵麦粥、灵草包子;中午有兽骨汤、灵菇炒肉;晚上有灵草丸子、灵膳面。
林邑川明显感觉到修为进步加速——原本练气九层到十层需要至少一个月,现在才三天,丹田内的灵气就充盈了近一成,灵识也稳在了六十米,没有丝毫波动。
“娘,你现在已经是凡级灵膳师了吧?”晚饭时,林邑川突然说,“要是你能成为品级灵膳师,做出的灵膳不仅灵气足,口味还好,到时候在坊市开个灵膳铺,肯定能谋生。”
林母愣了一下,随即笑了:“我就是喜欢做饭,没想那么多。要是真能帮上你,我就试试。”
林父也点头:“你娘的手艺好,开铺子肯定行!我到时候打打下手。”
林邑川看着父母的笑容,心里暖暖的——等他这次从迷雾沼泽回来,就帮母亲找品级灵膳师的教程,让母亲能做自己喜欢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