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天命人的仙路 > 第79章 法术革新

第79章 法术革新(2 / 2)

这缕灵识比发丝还要纤细,却带着混沌体质特有的韧性,如游蛇般缠上悬浮的三枚铁针。

他能清晰地“看”到铁针表面的麻痹粉——那是用七里香花瓣与毒蜂尾针研磨而成的粉末,在灵气的映照下泛着淡紫色的微光。

“去!”

火球率先呼啸而出,带着灼热的气浪撞向对面的岩壁。

就在火球炸开的前一瞬,冰箭如银色闪电般紧随其后,与火球的热浪在空中相撞。

两股截然相反的灵力碰撞,立刻激起狂暴的能量涟漪,赤与白的光晕相互吞噬,形成直径丈许的漩涡。

这正是林邑川要的时机。

藏在袖中的第三缕灵识猛地收紧,三枚铁针借着能量漩涡的掩护,如三道暗线射向岩壁。

然而就在铁针即将穿过漩涡中心时,异变陡生——火球的余烬突然爆发出更强的热力,将冰箭的寒气冲得七零八落,能量漩涡瞬间紊乱,原本稳定的灵力轨迹变得如乱麻般纠结。

“不好!”林邑川心头一紧,只见三枚铁针被紊乱的灵力掀得倒飞而回,针尖的麻痹粉在气流中簌簌剥落,其中一枚甚至擦着他的耳畔飞过,钉入身后的石壁,发出清脆的“叮”声。

他抬手抹去额角的冷汗,指腹触到滚烫的皮肤——方才火球术的热浪竟顺着经脉反噬,在脖颈处烫出一串细密的水泡。这已是第十八次失败,每次都是在能量漩涡即将稳定的刹那功亏一篑。

聚灵阵的光柱此时微微黯淡,显然是灵气消耗过度。

林邑川从储物袋中摸出三枚下品灵石,分别嵌入阵眼的三个凹槽。

灵石接触阵基的瞬间便泛起白光,精纯的灵气顺着凹槽内的刻痕流淌,让三道光柱重新变得充盈。

他靠在冰冷的岩壁上,望着那枚钉在石壁上的铁针出神。

指尖残留的冰火灵力仍在相互冲撞,带来一阵阵刺痛,这让他想起父亲说过的话:“真正的高手,不是能同时挥出多少刀,而是懂得让每一刀都踩在最合适的时机。”

“时机……”林邑川喃喃自语,忽然看向聚灵阵的三道光柱。

青、白、金三色灵气在穹顶交织,时而青芒为主,时而白芒占优,却总能在某一刻达成完美的平衡,形成稳定的月晕。

他猛地站起身,双气旋急速旋转,《白诀》的功法图谱在识海中飞速翻页,最终停留在“阴阳相济”的篇章。

“或许,我搞反了主次。”

再次尝试时,林邑川改变了策略。

他先以主灵识驱动冰箭术,让银白冰棱缓缓悬浮于胸前,寒气顺着灵识的牵引不断凝聚,让冰棱的质地变得如精钢般坚硬。

随后,次灵识分出的火球不再急于出手,而是在掌心慢慢旋转,赤红色的火苗被压缩成致密的光团,表面甚至泛起淡淡的金色——那是灵力高度凝练的迹象。

当冰箭率先射出时,火球并未紧随其后,而是迟滞了半息。

这半息的间隙里,林邑川将操控铁针的灵识悄然融入冰箭的寒气轨迹中。

冰箭划过空气时带起的白色雾霭,恰好为铁针披上了一层伪装。

“就是现在!”

半息之后,火球如出膛炮弹般轰出,与冰箭在三丈外的空中精准相撞。

这一次,火球的热浪没有立刻吞噬寒气,而是被《白诀》的灵力巧妙引导,与冰箭的寒气形成短暂的相持——赤红光晕在外层旋转,银白寒气在内层凝结,中间竟出现一道环绕的真空带,恰好容得下三枚铁针穿过。

“去!”

最细微的那缕灵识猛地发力,三枚铁针如离弦之箭般穿过真空带,针尖的麻痹粉在冰火灵力的夹缝中完好无损。

当铁针射中对面的岩壁时,火球与冰箭才轰然炸开,炽热的气浪与冰冷的碎片交织着拍向四周,却丝毫没有影响到铁针的轨迹。

林邑川望着岩壁上颤动的三枚铁针,针尖深深嵌入石缝,淡紫色的麻痹粉清晰可见,不由得长舒一口气。丹田内的双气旋因这次精准的操控而微微震颤,银白色的灵气顺着经脉流淌,抚平了灵识透支带来的刺痛。

但他并未停下。

接下来的三个时辰里,林邑川不断调整冰火灵力的配比与时机,从最初的半息间隙,慢慢缩短到四分之一息,再到八分之一息。

每次调整都伴随着剧烈的灵力冲撞,他的袖口被火球点燃三次,左臂被冰箭的寒气冻伤两处,可指尖的灵识操控却越来越精准。

当暮色透过聚灵阵的石缝渗入时,林邑川已能做到在冰火两术相撞的刹那,让铁针顺着能量漩涡的脉络穿行。

他甚至开始尝试加入风刃术——青绿色的风刃在火球与冰箭之间旋转,如同锋利的剪刀,将能量漩涡的边缘修剪得更加规整,为铁针开辟出更稳定的通道。

最后一次练习时,三枚铁针不仅精准射中岩壁,还在灵气的牵引下反弹回来,擦着他的耳畔飞回掌心。

针尖的麻痹粉依旧完好,甚至能闻到淡淡的七里香气息。

林邑川瘫坐在阵眼中央,看着聚灵阵的三道光柱渐渐归于平静。

石壁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孔洞,有火球灼烧的焦黑痕迹,有冰箭刺穿的白痕,还有风刃切割的光滑切面,每一处都记录着一次失败或进步。

他抬手抚摸胸口,能感受到双气旋的稳健跳动。

混沌体质让他在连续高强度练习后,依旧能保持清醒的头脑;

《白诀》的玄妙则让不同属性的灵力在体内和谐共存,没有出现丝毫冲突。

这两种优势叠加,或许正是他能在短时间内掌握“法术夹层”的关键。

夕阳的金辉穿过石缝,在他布满伤痕的手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
林邑川握紧拳头,掌心的铁针微微发烫,仿佛与他的心跳产生了共鸣。

他知道,这只是开始,要想真正做到一心三用,甚至同时施展更多法术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起手式:左手火球术虚晃,赤焰故意偏向左侧,吸引目标注意力;

掩护层:右手冰箭术紧随其后,冰棱破空时带出刺耳锐鸣,进一步干扰对手灵识;

暗藏针:在冰火灵力相撞的瞬间,藏于袖中的铁针被灵识卷起,借着爆炸产生的气浪潜行,针尖对准对手灵盾的能量节点;

补刀招:不等对手化解冰火攻击,掌心风刃术斜劈而出,刃风并非直击目标,而是精准劈向铁针尾部,以风力加速针势。

当这套连招首次成功时,三枚铁针如流星追月般穿透模拟灵盾的青竹屏障,分别钉在岩壁的三个八卦方位上,针尾的红绳还在微微颤动。

林邑川注意到,铁针穿透屏障的瞬间,青竹表面的灵气纹路竟因麻痹粉与灵力的反应而泛起诡异的黑斑——这证明此招不仅能突破防御,更能干扰对手的灵气运转。

他开始模拟与练气三重修士的对战:假设对手以土系灵盾硬抗冰火法术,当灵盾表面泛起土黄光晕时,藏于火球术焰心的铁针已借爆炸冲击力弹出,目标直指对手因全力防御而暴露的丹田位置。

为防止对手提前防备,他又改良出假藏针战术:有时故意让铁针在法术碰撞时暴露,引诱对手分心防御,实则另一枚铁针早已藏在风刃术的刃纹里,待对手灵识被假象吸引,真正的杀招才悄然发动。

峡谷的夜风吹过,林邑川看着插在地上的铁针,突然想起青面人临死前祭出的黑球。

这种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的手法,与邪修的阴毒秘术截然不同,它依赖的不是蛮力,而是对灵识的极致操控与战斗节奏的精准把握。

他将铁针收入特制的蜡丸中,蜡丸表面刻着微型的八卦纹路——这既是为了隐蔽,也是为了用八卦灵气掩盖针上的麻痹粉气息。

为了锻炼灵识的韧性,他甚至开始在聚灵阵中练习,借助阵法的力量来承受更大的灵识负荷。

半个月后,当林邑川再次走出峡谷时,他的眼神已经变得无比坚定。

虽然仍然无法做到一心三用,但他对灵盾术与各种主攻法术的配合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。

他可以在发出火球的瞬间,让灵盾自动调整角度,挡住侧面袭来的攻击;

也可以在操控冰箭的同时,让灵盾化作一道冰墙,保护身后的弱点;

另外是他的暗手可以是敌人防不胜防。

夕阳下,林邑川握紧了拳头,感受着经脉中奔腾的灵力。

他知道,只要继续坚持下去,总有一天,他能做到一心三用,甚至一心多用,成为一名真正的强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