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决定去百山密地进行各种类型灵气融合实验。
他向母亲说明要去百山密地闭关几日,叮嘱她按时修炼、注意安全,又留下两只信鸽以防不测,随后便背着储物袋,施展神行步只身前往百山密地。
一路疾行,山林在他身后飞速倒退,灵识散开警惕着四周,很快便抵达那处熟悉的隐蔽山洞,洞内灵气缭绕,正是进行灵气实验的绝佳场所。
林邑川在百山密地,将五种属性灵石依次摆成五行方位,深吸一口气,开始了灵气融合的系统测试。
他先用灵识如蚕丝般分别包裹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缕灵气,形成五个散发不同色泽的灵能团,悬浮在半空微微震颤。
金与木:
他驱使金系银白色灵团与木系翠绿色灵团缓缓靠近。
刚一接触,金芒如刀刃般切割木灵,翠色藤蔓疯狂生长试图缠绕银芒,两者剧烈冲突,发出刺耳的尖啸。
林邑川灵识猛地一紧,强行引导二者融合,刹那间爆发出刺目的青白光芒,最终凝结成一枚布满裂纹的金属叶片,叶片边缘泛着诡异的绿光,轻轻一碰便化作齑粉,同时释放出一股锋锐又带着腐朽气息的能量波动。
金与水:
这次他小心翼翼推动金系灵团与水系天蓝色灵团。
当二者交融,银白与湛蓝相互渗透,竟诡异地形成了流动的液态金属,在半空凝成一把闪烁寒光的短剑虚影。
短剑表面流转着水波纹路,散发出刺骨寒意。
林邑川试着用灵识操控,短剑应声斩向一旁巨石,在石面留下一道深可见骨的切口,切口边缘还结着冰霜。
金与火:
赤红色火灵与银白色金灵甫一接触,便如同干柴遇烈火,金芒被瞬间点燃,化作熊熊燃烧的赤金烈焰。
火焰中不时迸射出细碎的金色火星,所落之处,地面岩石被熔穿。
林邑川全力维持灵识,火焰渐渐凝聚成一枚带着锯齿的火轮,高速旋转时,周围空气扭曲,散发着毁天灭地般的威压。
金与土:
土系的黄色灵团与金系灵团接触后,宛如金属沉入大地,银白光芒渐渐被土黄吞没。
片刻后,两者融合成一块表面布满金属纹路的土黄色矿石,矿石质地坚硬无比,林邑川用刻刀全力劈砍,仅留下一道浅痕,且矿石隐隐有将刻刀吸附的趋势。
木与水:
翠绿色木灵与天蓝色水灵相遇,瞬间如同春水滋养草木,二者柔和交融,化作一团散发着蓬勃生机的碧色灵雾。
灵雾所过之处,地面枯黄的杂草迅速生长,开出娇艳的花朵。
林邑川将灵雾引入雕刻的枯木中,枯木竟抽出嫩绿的新芽,焕发出盎然生机。
木与火:
火灵一触及木灵,翠色瞬间被赤红色吞噬,燃起冲天大火。
火势借着木灵的生机疯狂蔓延,林邑川慌忙以水系灵能压制,才避免酿成大祸。
最终残余的灵气凝结成一块焦黑的木炭状物体,表面偶尔闪过几缕微弱的绿色光芒,似乎是木灵不甘的残响。
木与土:
土黄与翠绿缓缓融合,形成一种带着颗粒感的翡翠色灵团。
灵团落地后,化作一方肥沃的土壤,土壤中迅速长出翠绿的藤蔓,藤蔓上结满晶莹的果实,散发出诱人的香气,林邑川能感受到果实中蕴含着醇厚的生命能量。
水与火:
二者刚一接触,便爆发出惊天动地的轰鸣,赤红色与天蓝色交织成狂暴的漩涡,所过之处,岩石被瞬间汽化,又在极寒的水灵气作用下凝结成冰晶。
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林邑川掀飞数米,待烟尘散尽,地上留下一个布满冰与火痕迹的深坑,坑底还残留着几滴不断沸腾又冻结的奇异液体。
水与土:
黄色土灵与蓝色水灵相遇,渐渐混成浑浊的泥浆。
泥浆表面泛起气泡,不断膨胀收缩,最后硬化成一块泛着水光的坚硬泥岩,泥岩表面有水流状的纹路,轻轻敲击,竟发出清脆的声响,如同敲击玉石。
火与土:
赤红火灵涌入土灵,土黄迅速被染成赤红,两者剧烈反应,地面开始隆起,形成一座小型火山。
火山口不断有岩浆涌出,岩浆表面覆盖着一层土黄色的硬壳,硬壳破裂时,迸发出带着焦土气息的火焰,场面壮观又危险。
测试完毕,林邑川疲惫地瘫坐在地,后背抵着冰冷的岩壁,识海传来阵阵刺痛,像是有无数细针在反复穿刺。
看着眼前因灵气融合而满目疮痍的场景——焦黑的岩石、凝结的冰晶、炸裂的碎石散落满地,他的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
这些截然不同的融合效果,不仅让他对五行灵气的特性有了更深的理解,更为他在雕刻与修炼之路上打开了全新的思路,仿佛推开了一扇隐藏的秘境之门。
林邑川在百山密地的岩坪上席地而坐,指尖轻抚着新雕刻的石球——核桃大小的青冈石表面,布满细密的纹路,内部被精心凿出两个空腔,中间以薄石板相隔,结构精巧。
他屏息凝神,将一缕水灵气与一缕火灵气分别注入石球两侧空腔,水灵气如清泉般在左侧空腔流转,火灵气似火焰般在右侧空腔跳跃,中间的薄石板如阀门般隔开两股属性截然相反的灵能。
“就用这块鹰嘴岩试试。”他站起身,拍了拍身上的尘土,将石球抛向三米外突出的岩石,动作干脆利落。
石球撞击岩面的刹那,林邑川迅速掐诀激发驱物术,灵识精准操控下,石球内的石板应声翻倒。
红蓝两色灵气在狭小空间内轰然相撞,爆鸣声震耳欲聋,鹰嘴岩前端被轰出脸盆大小的凹坑,碎石如暴雨般砸向地面,扬起阵阵烟尘。
他快步上前蹲下身,测量坑洞深度,指尖触到残留的灵能时瞳孔微缩:坑底岩浆与冰晶交错的奇特痕迹,一半炽热如焰,一半酷寒如冰,竟与三日前水火爆轰实验的结果分毫不差,验证了灵气融合效果的稳定性。
接下来的几日,林邑川展开了灵气储存时效的测试。
他将二十枚石球分为四组,每组分别充能后静置不同时长,严谨地记录着每一组的变化:
·甲组(一刻钟):石板翻倒瞬间,爆轰威力与即时注入的石球无异,气浪强劲,可将三斤重的石块掀飞两丈远,灵能爆发充分。
·乙组(两刻钟):爆炸坑洞直径缩小三成,灵能对冲时的光芒明显黯淡,火灵呈现橙红色而非炽烈的赤金,威力有了显着衰减。
·丙组(三刻钟):仅有轻微爆响,石块表面出现蛛网裂纹却未击穿,残留灵能中水火属性纯度降至初始值的一成,灵能几乎消散大半。
·丁组(四刻钟):石板翻倒后灵气几乎毫无反应,两股灵能如死水般混合成灰黑色液体,散发着刺鼻的焦糊味,彻底失去了爆轰能力。
“灵能在封闭空间内会自主消解,时效大概在两刻钟左右。”他在随身携带的兽皮笔记中写下结论,字迹因识海刺痛有些潦草,却记录得十分详细。
林邑川在灵气输出极限测试中,不断向石球注入灵气,当注入第一百缕灵气后,体内灵气彻底耗尽,头晕目眩,遂立刻打坐恢复,运转《白诀》吸纳天地灵气补充气海。
经后续测试,他发现十缕灵气可发出一个火球术,以此推算,以他当前的灵气储量,最多能发出十个火球,但为了应对突发状况,必须留两成灵气施展其他法术,比如灵盾术或御物术。
测试过程中,他也深刻认识到《神雕极》修炼当前面临的瓶颈:受灵识强度和灵力储量的限制,分识难以长期稳定存在,灵识长期保存之法也尚未掌握,继续强行钻研可能事倍功半。
故决定暂不急于推进这门功法,回去后抓紧练习符箓与丹药之术,打好基础,待修为提升后再回过头攻克难关。
夕阳西下,余晖洒在百山密地的岩坪上,将林邑川的身影拉得很长。
他收拾好测试用的石球和笔记,望着满目疮痍却充满收获的实验场地,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。
这次百山密地之行,虽然疲惫不堪,识海饱受刺痛,但对五行灵气的特性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,更在灵气运用和储存上获得了宝贵的数据,这些都将成为他未来修炼路上的重要基石。
他背起储物袋,施展神行步,身影很快消失在密林之中,朝着大丰城的方向而去,心中对未来的修炼充满了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