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天命人的仙路 > 第66章 神雕极的修炼

第66章 神雕极的修炼(1 / 2)

早饭过后,林父照常出门摆摊卖编织品,竹筐在晨光中泛着温润光泽。

林邑川与母亲闲聊片刻,叮嘱她修炼时若感不适便及时停下,待母亲回房修炼,他也回到自己房间思索修炼安排。

他将每日时间精细划分:半个时辰用于炼体功法、身法剑法修炼,锤炼肉身与技击之术;

三个时辰潜心修炼《白诀》,夯实炼气期根基;

各花一个时辰钻研《神雕极》雕刻术、丹术与符箓,打磨辅助技艺;

法术因动静较大不便在家练习,需每两日择机前往百山密地演练;

睡前观想“凝练灵识图”温养灵识,闲暇时则陪父母说话、帮忙做家务,让修行与生活相得益彰。

每日破晓时分,天色未明,林邑川已在前院的老槐树下盘腿而坐,吐纳调息。

晨露沾湿衣袍,他却浑然不觉,任由天地灵气顺着经脉游走,滋养气海。

《白诀》的运转在晨光中渐入佳境,灵气如溪流般在体内循环,直到厨房飘出饭菜香,他才将最后一丝灵力纳入气海,缓缓收功睁眼,眼底灵气流转。

早饭过后,前院立刻化作修炼场——《十方炼体诀》带动真气在体内周天运转,骨骼发出轻微的“咔咔”声,肉身强度在一次次淬炼中稳步提升;

宝剑在槐树枝桠间穿梭,剑光凌厉,《九刃剑法》的九道剑气劈开晨雾,留下细碎的光影;

《踏雪无痕》的步法轻盈如猫,转眼跃上墙头,身形飘忽;

紧接着《风影九变》的残影在院中交错,虚实难辨。

半个时辰便将身法与剑法尽数打磨,汗水浸湿衣衫,却让他精神愈发振奋。

稍作休整,他取出刻刀与青竹,指尖灵气注入刀锋,《神雕极》的雕刻术行云流水。

前两层“雕形”“注气”境界早已圆满,此刻正钻研“生魂”境界的经络运转图。

木屑纷飞间,竹片上的仙鹤羽翼渐丰,喙爪锋利,似要振翅破空而出,灵气在雕刻纹路中流转,赋予其勃勃生机。

临近正午,他提着食盒穿梭在市集街巷,人声鼎沸中,看父亲接过饭菜时欣慰的笑容,皱纹都舒展开来。

灵识悄然扫过四周,确认无人注意这对平凡父子间的温情,才转身归家,脚步轻快。

午后的时光被阅读《炼丹基础要略》与《符箓入门》填满。

阳光透过窗棂,在书页上投下光斑,他时而蹙眉思索丹药配伍,时而临摹符箓纹路,指尖凝聚灵气在空中虚画,感受符文的灵力流动。

遇到晦涩之处,便取出玉简贴于眉心,借助前人感悟加深理解。

每两日,林邑川便背着储物袋踏入百山密地。

那里的灵气浓郁得近乎实质,草木葱茏,鸟兽绝迹。

他在隐蔽的山洞中闭关,白天引动天地灵气修炼《白诀》,气海灵气愈发凝练;

夜晚则在空旷山谷中施展法术,火球术炸开绚烂火光,冰箭术凝结森森寒气,飞剑划破夜空留下银弧,轰鸣声惊起林间飞鸟,却无人知晓这秘境中的修炼奇观。

出发前,他特意在家中训练了五只信鸽,鸽哨声中,系着玉简的信鸽振翅飞向大丰城,确保与父母的联系从未间断,报平安的字迹温暖而安心。

家族传承的《神雕极》最高境界“生魂”,传说修炼到这一步,雕刻出来的物件能获得一丝灵性,真正活动起来,甚至能听从主人的命令。

不过,册子上也写明,千百年来,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寥寥无几,堪称奇迹。

林邑川的雕刻技艺已臻化境,所雕之物栩栩如生,细节入微,却始终困于“生魂”门槛,灵气注入后难有灵动感。

踏入练气期后,虽能输出灵气、凝聚灵识,具备了驱动“生魂”的基础,却在尝试《神雕极》功法时遭遇瓶颈。

按功法要求向雕刻小老鼠注入灵气时,量大则材料崩解,木材瞬间爆炸成碎片;

量小则毫无反应,灵气如石沉大海。

反复尝试十余次均告失败,却让他愈发执着。

他意识到或许是凡俗材质难以承载灵气,遂以灵识筛查旧藏材料,最终锁定三件具备灵韵之物:黑木棒,来源不明的木质材料,表面无特殊纹路,灵识触及时却有微弱共鸣,似有草木精魄;

无名兽骨,骨体泛青灰色,纹理间隐现荧光,似蕴含某种野兽残留精魄,灵气感最为强烈;

灵气石,普通石质中缠绕淡金色灵气脉络,质地坚硬但灵性较弱,适合作为基础载体。

林邑川选择灵性最突出的无名兽骨雕刻小老鼠,刀光闪烁间,兽骨渐成小鼠模样,形态逼真。

首次注入灵气时出现突破性进展,兽骨小鼠在灵气注入后微动数下,四肢轻颤,虽短暂却让他欣喜若狂。

但灵气耗尽即停止活动,证明材质可承载灵能却无法持久。

他在雕刻内部开凿灵窍,嵌入灵石碎块作为能量源,再次注入灵气后,小鼠四肢蹬动,在地面快速跑动,却因缺乏灵识引导而失控乱窜,撞翻茶具、啃咬书卷,闹出不少笑话,最终被他盛入铜盆限制活动范围,才得以消停。

林邑川在修炼之余持续观察雕刻小老鼠的灵石供能情况,发现不同属性灵石对其活动时长与动作特性影响显着。

五种灵石中,土系灵石供能最久,可达5个时辰,小鼠动作却最为迟缓,灵能输出平稳如大地沉稳,一步一顿;

木系灵石供能4时辰,小鼠动作如藤蔓舒展般流畅,转向灵活,灵能波动呈现类似呼吸的周期性起伏,生机勃勃;

水系灵石供能4时辰,小鼠移动如水流滑行,急停急转毫无顿挫,灵能损耗均匀但尾端有少量逸散,灵动飘逸;

火系灵石供能刚好3时辰,小鼠动作带残影,偶有火焰状灵气尾迹,灵能初期爆发性输出明显,后期衰减较快,热烈奔放;

金系灵石供能最短,仅2时辰,小鼠动作却最为迅猛,动作锐利如金属切割且碰撞有声,灵能呈脉冲式释放并伴随高频震颤,锐不可当。

这些发现让他对灵气属性与材质的关联有了更深理解,离“生魂”境界又近一步。

林邑川望着在铜盆里打转的雕刻小老鼠,意识到尽管灵气供能让其动起来,但不受控的特性毫无实用价值。

他尝试将灵识直接附着在鼠身,以意念操控动作,却发现有效范围仅限三米内,且需持续分心维持控制,稍一疏忽小鼠便会恢复无序跑动,撞得盆沿“当当”作响。

这让他想起《白诀》筑基篇中“分识术”的记载——若能将一缕灵识分离并烙印在雕刻物中,赋予其简单指令,或许能突破操控局限。

首次尝试时,林邑川在冥想中凝聚一缕发丝般的灵识,小心翼翼地注入小鼠眉心灵窍。

当灵识触碰到兽骨内残留的乙木气息时,忽然产生细微共鸣,仿佛积雪融入春水般自然贴合,没有丝毫排斥。

他试着通过这缕分识下达“绕盆左转”的指令,小鼠先是停顿片刻,周身青灰色灵光闪烁几下,继而缓缓调转方向,以比土系灵石驱动时更慢的速度开始绕行,动作虽迟缓却精准执行了命令。

然而不到半柱香时间,分识突然如琴弦崩断般消散,灵识连接中断的瞬间,他眉心传来轻微刺痛,小鼠重新陷入乱撞,刚才的有序仿佛从未出现。

原来以他练气期修为,灵识根基尚浅,还无法维持灵识分身的稳定存在。

查阅《灵识御物要诀》后,林邑川发现分识术的关键在于“识基固化”:需在雕刻物中构建能承载灵识的锚点,类似丹器炼制中的“器灵巢”,为分识提供栖息之所。

经过一日测试,他总结出当前阶段的极限:可维持三缕分识同时存在,每缕每日最多执行五次简单指令,如前进、转向、停止等,单次操控距离仍受限于三米范围(灵识强度与修为成正比)。

若强行扩大范围或增加指令复杂度,分识会因负荷过大产生扭曲,甚至反噬主识,让他头痛欲裂。

他隐约意识到,这种将灵识碎片化并赋予特定功能的技术,若能与雕刻术深度融合,或许能衍生出“灵识傀儡”的独特修炼体系——既可用作侦察、警戒,在探索未知地域时提前探查危险;

亦能在战斗中充当牵制手段,干扰敌方视线;

甚至为未来炼制高阶器灵埋下伏笔,让死物真正拥有“灵智”。

此刻,那只承载着分识的兽骨小鼠正按照指令,在月光下沿着窗台缓缓爬行,尾尖偶尔闪烁着微弱的青金色灵光,像是在回应他的期待。

林邑川目光落在窗台那只仍在缓慢爬行的兽骨小鼠上,灵识与分识的连接让他清晰感知到小鼠的状态。

他忽然想起《神雕极》残页中“五行逆施,必生灾变”的警示,结合近日对不同属性灵气的观察,心中萌生一个念头:不同属性灵气融合后会产生怎样的反应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