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如晦传 > 第115章 丽妃的无子死穴

第115章 丽妃的无子死穴(1 / 2)

暮春将尽,初夏的气息悄然浸润着宫闱。

淑宁宫庭院中的石榴树已吐出艳红的花苞,似一簇簇灼灼燃烧的火焰。沈如晦立于廊下,目光掠过那抹刺目的红,眸底却是一片沉静的凉意。

丽妃苏晚晴自玉佩风波后,虽被收回赏赐、加以训诫,禁足期满后也确实收敛了几分张扬,但皇帝并未彻底冷落她。那张年轻鲜妍的脸庞,那份刻意模仿的娇憨,终究还是在帝王心中占了一席之地。加之其父苏承翰在前朝依旧位高权重,锦绣宫的恩宠,看似黯淡,实则如灰中余烬,稍遇风势,便可复燃。

“娘娘,丽妃娘娘昨日又得了皇上赏的一对翡翠镯子,今日一早就戴着去给太后请安了。”阿檀低声禀报着,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。太后虽被囚冷宫,但表面功夫,各宫依旧维持着。

沈如晦神色未动,只轻轻“嗯”了一声。她转身回到殿内,目光落在书案上一份刚刚送来的、关于边关军粮核算的奏报上。指尖拂过冰冷的纸面,心思却已飘远。打压丽妃的气焰只是第一步,若要让她真正失去威胁,需得找到其根本的弱点。

而这深宫之中,对于妃嫔而言,最致命的弱点,莫过于——子嗣。

“阿檀,”沈如晦忽然开口,声音平稳,“前些日子,太医院呈上各宫主子平安脉的档册,你可看了?”

阿檀一愣,随即反应过来:“奴婢粗略看过,并未见异常。丽妃娘娘的脉案记录是‘气血稍弱,需温补’,并无大碍。”

“气血稍弱……”沈如晦重复着这四个字,眸中闪过一丝精光,“去请李太医来,就说本宫近日偶感疲乏,请他过来请个平安脉。”

李太医是太医院院判,医术精湛,更难得的是为人谨慎,且因早年曾受沈家些许恩惠,对沈如晦一向颇为照拂,是她在太医院中为数不多能稍微信任的人。

不多时,李太医便提着药箱来了。请脉过后,他捻须道:“娘娘玉体并无大碍,只是思虑稍重,肝气略有郁结,待微臣开一剂疏肝解郁的方子,细细调养便好。”

沈如晦示意阿檀看茶,状似无意地问道:“有劳李太医。本宫听闻,丽妃妹妹近日也常召太医请脉,可是凤体违和?”

李太医接过茶盏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,垂眸道:“回娘娘,丽妃娘娘只是入宫后有些水土不服,加以调养即可。”

“哦?”沈如晦端起自己面前的茶盏,轻轻拨弄着浮叶,语气温和,“丽妃妹妹年轻,身子骨本该强健才是。说起来,苏尚书夫人似乎也是体弱之人,丽妃妹妹这体质,莫非是随了母亲?”

她这话问得寻常,仿佛只是闲话家常。

李太医却沉默了片刻。他深知后宫水深,有些话能说,有些话不能说。但沈如晦问得巧妙,且提及了苏家家事,他若全然回避,反而显得心虚。权衡片刻,他压低声音道:

“娘娘既然问起……丽妃娘娘确是天生的寒凝胞宫之症,此症源于母体,乃先天不足,自幼便有此疾,极难受孕。即便勉强有孕,也易……滑胎小产。入宫前的脉案皆有记载,苏府想必也是知晓的。如今调养,也不过是尽人事罢了。”

他说得含蓄,但“极难受孕”四字,已如惊雷,在沈如晦心中炸响。果然!这才是苏晚晴,乃至整个苏家最大的死穴!皇帝可以容忍妃嫔骄纵,可以权衡前朝势力,但绝不会在一个几乎无法孕育皇嗣的女人身上,投入过多的期待和恩宠。尤其,是在经历过皇后与北狄私生子刘宸的丑闻之后,皇帝对子嗣的血统与来历,只会更加敏感和多疑。

“原来如此……”沈如晦放下茶盏,脸上适时地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同情与担忧,“丽妃妹妹年纪轻轻,竟有此隐疾,真是……可惜了。此事关乎皇家子嗣,还望李太医慎言。”

“微臣明白,微臣告退。”李太医躬身退下,额角已渗出细密汗珠。他点到即止,相信淑妃娘娘能明白其中深意。

殿内只剩下主仆二人。

阿檀难掩激动:“娘娘!这可是天大的把柄!”

沈如晦抬手,制止了她未尽的话语,眸色沉静如水:“把柄?不,这只是事实。如何让这事实,变成能伤人的利器,还需仔细斟酌。”

她沉吟片刻,问道:“我们安排在尚衣局的那个叫青黛的宫女,近来如何?”

“青黛机灵,如今在尚衣局已能接触到各宫主子的衣物打理,人缘也不错。”阿檀回道。

“很好。”沈如晦唇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,“让她找机会,在浣衣处、或是与其他宫人闲话时,‘无意间’透露出去——就说是听锦绣宫相熟的小宫女抱怨,丽妃娘娘每月请脉服药不断,似乎是什么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弱症,怕是……于子嗣上颇为艰难。”

她顿了顿,补充道:“记住,一定要是‘听说’,是‘抱怨’,是‘猜测’,源头要模糊,话要说得似真似假,如同水滴石穿,悄无声息地渗开便可,切勿大肆宣扬。”

“奴婢明白!”阿檀心领神会,“这流言一旦传开,根本无需我们再多做什么,自然会有人将它递到该听到的人耳朵里。”

初夏的风带着些许暖意,吹拂着御花园的荷塘,泛起粼粼波光。然而,后宫之中,一股隐秘的暗流却开始悄然涌动。

起初,只是在宫女太监们窃窃私语的角落里流传。

“听说了吗?锦绣宫那位,看着光鲜,其实身子骨不行……”

“可不是嘛,据说是什么胎里带的毛病,每月太医院的药都没断过。”

“唉,真是可惜了那副好模样,这要是难以生养,再得宠又能如何?皇上总不能……”

“嘘!小声点!不要命了!”

渐渐地,这流言如同藤蔓,悄无声息地爬上了各宫主位的茶余饭后。

一位与丽妃不甚和睦的嫔妃与相熟的姐妹低声笑道:

“我当是什么天仙下凡,原来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花瓶。子嗣艰难?呵,在这后宫,没有皇子公主傍身,再多的恩宠也不过是镜花水月。”

另一位年长些的贵人则唏嘘道:

“也是可怜。苏家怕是早知道此事,还送她入宫,岂不是耽误了她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