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云遮月,杀气弥漫。黑衣蒙面人如潮水般涌来,手中弯刀反射着惨淡的星光,每一刀都带着玄莲教“破风式”的狠戾——刀刀直取要害,不留半分余地。苏莲漪软剑如白蛇出洞,剑光缭绕,护住左翼;昭华长剑挥洒,“落英剑法”舒展灵动,守住右翼;黎童短刀沉猛,专攻中路,三人背靠背结成三角阵,恰好对应奇门遁甲中的“休、生、伤”三门,将防守的破绽缩至最小。
“是玄莲教的‘影杀卫’!”苏莲漪软剑挑飞一名蒙面人,声音急促,“他们是教主的心腹死士,只认秘录不认人,今日必是要灭口夺秘!”她手腕一翻,剑招突变,软剑突然弯折,绕过对方刀势,精准刺入蒙面人肋下——这招“曲径通幽”,正是《鬼谷子》“转圆法猛兽”的精髓,以柔克刚,借力打力,看得黎童心头一震:这剑法路数,竟与娘教的“莲心破”有三分相似。
黎童短刀横劈,逼退两名影杀卫,趁机问道:“姨母可知他们的破绽?”他刻意加重了“姨母”二字,声音在厮杀声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。
苏莲漪剑势不停,软剑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,时而如灵蛇吐信,时而如柳絮纷飞:“影杀卫练的是‘硬桥硬马’的刀法,下盘稳却转身迟,攻‘杜门’!”她话音未落,软剑已指向一名影杀卫的膝弯——那里正是奇门遁甲中“杜门”所对应的薄弱处。
黎童眼神一亮,《孙子兵法》有云“避实而击虚”,他立刻矮身,短刀贴着地面滑行,精准斩向影杀卫的脚踝。“噗”的一声,那影杀卫惨叫倒地,弯刀脱手飞出。昭华见状,长剑顺势递出,刺穿其肩胛,动作行云流水,正是两人平日练熟的“二连击”。
“好默契!”苏莲漪赞了一声,软剑翻飞,又解决掉两名敌人。她看着黎童的刀法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——这孩子的招式里,既有莲心破的刚猛,又带着几分灵动,像极了她那早逝的妹妹。
厮杀间,黎童渐渐摸清了影杀卫的路数:他们虽悍不畏死,却拘泥于固定的刀阵,三人一组,互为犄角,正是《孙子兵法》中“三军可夺气,将军可夺心”所忌的“气盛而骄”。他对昭华使了个眼色,低声道:“攻中阵!”
昭华会意,长剑突然变招,使出“落英剑法”的险招“飞絮沾衣”,剑尖轻点影杀卫的刀背,借着反弹之力身形如蝶穿花,直插敌阵中央。黎童与苏莲漪紧随其后,短刀与软剑左右开弓,瞬间打乱了影杀卫的阵形。
“就是现在!”苏莲漪软剑突然脱手,化作一道白虹,钉在三丈外的老槐树上——剑柄处系着的丝帕随风展开,正是那半块并蒂莲帕。影杀卫见状,果然分出半数人去抢丝帕,阵形更乱。
黎童抓住机会,短刀“莲心破”全力爆发,刀光如莲花绽放,瞬间逼退三名影杀卫。他这一刀融合了苏莲漪刚才的“曲径通幽”,刚猛中带着巧劲,刀势既守“生门”之稳,又含“景门”之锐,正是奇门遁甲“八门相生”的妙用。
苏莲漪看得真切,心头剧震——这孩子竟能在瞬息间领悟招式精髓,悟性之高,远超她的预料。她反手从腰间解下另一枚软剑,剑势更盛:“黎童,左路交给你!”
黎童应声“好”,短刀翻飞,将左路影杀卫杀得连连后退。他眼角余光瞥见昭华被两名影杀卫缠住,长剑略显迟滞,立刻虚晃一刀,短刀脱手飞出,擦着昭华耳畔掠过,正中一名影杀卫的手腕。昭华趁机长剑反击,将另一人刺伤,感激地看了黎童一眼,眼神清亮。
激战半个时辰,影杀卫死伤过半,剩下的见势不妙,虚晃一招便要撤退。“想走?”苏莲漪软剑一振,“留下秘录地图再走!”她软剑指向为首的蒙面人,剑势凌厉,正是“莲心破”的起手式。
那为首者冷笑一声,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枚黑色信号弹,冲天而起。“玄莲教无处不在,你们等着!”说罢,带着残部遁入夜色。
苏莲漪没有追击,只是望着信号弹炸开的黑烟,眉头紧锁:“这是召集附近影杀卫的信号,此地不宜久留。”她转身看向黎童,软剑归鞘,眼神柔和了许多,“你娘的‘莲心破’,你已练到七成火候,只是……”
“只是过于刚猛,欠缺圆融,对吗?”黎童接过话头,捡起地上的短刀,指尖摩挲着刀刃上的缺口,“娘生前总说,‘莲心虽坚,亦有柔时’,可惜我一直不懂。”想起娘临终前咳着血教他最后一招的模样,他心口一阵发酸。
苏莲漪轻叹一声,从怀中掏出一本泛黄的小册子:“这是你娘当年的练剑札记,里面记着她对‘莲心破’的感悟,或许对你有用。”册子封面绣着一朵小小的莲花,正是娘的笔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