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4章 出征前(1 / 2)

这一日,天光未亮,渭水南岸的巨大营盘与码头区已是人喧马嘶,灯火通明。空气中弥漫着紧张、肃杀而又充满期待的气息。

东方既白,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,照亮了渭水河畔那一片望不到边际的黑色海洋。

那是大秦锐士的军阵!

士兵们身着统一的黑色甲胄,头戴武弁,手持长戟、弓弩或剑盾,如同钢铁铸造的森林,肃然林立。阳光照在冰冷的金属和皮革上,反射出森然的光泽。

每一张年轻或沧桑的脸上,都写满了坚毅与对功业的渴望。他们以“伍”、“什”、“屯”、“曲”为单位,整齐划一,鸦雀无声,只有猎猎的旌旗在风中呼啸。

军阵前方,是更加精锐的战车部队和骑兵。驷马战车排成冲击阵型,车辕如林,御手稳坐,车左持弓,车右持矛,杀气腾腾。

骑兵们控着战马,马匹喷着响鼻,蹄子不安地刨着地面,等待着冲锋的号令。

渭水河道及沿岸,景象更为壮观。

上移动的堡垒,船体两侧开有棹孔,巨大的船桨如同蜈蚣的百足。船头上,狰狞的撞角闪烁着寒光;甲板上,床弩、投石机等远程武器已然就位,覆盖着防水的油布。

水手和船工们在船上忙碌地进行着最后的检查,吆喝声、绳索摩擦声、波浪拍打船体的声音交织成一片。

在新兵阵列中,王虎紧握着手中的长矛,手心因紧张而满是汗水。他穿着崭新的黑色戎服,外面套着皮甲,感觉自己从未如此精神过。

他看着周围一眼望不到头的同袍,听着军官们威严的口令,心中豪情与忐忑交织。

“这就是大秦的军威……”他喃喃自语,想起了离家时母亲的泪眼和弟弟羡慕的目光,更加用力地挺直了脊梁。“一定要活着回来,还要立下功劳!”

辰时正,鼓号齐鸣,声震四野!

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,秦王嬴稷登上了临时搭建的高大军旗台。他身着玄色冕服,腰佩太阿剑,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下方的千军万马。

征东大将军王翦,全身甲胄,披着猩红的斗篷,大步走到台前,面向全军。他虽年迈,但身姿挺拔,气度沉雄。

司礼官高声宣读讨伐诏书与军令,声音通过多名传令兵接力,响彻整个军阵上空。当念到“扬威海外,拓土开疆,凡有功者,必不吝封赏”时,军阵中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、山呼海啸般的怒吼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