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昭醒来迫不及待的跑着把新华字典拿去给萧皇后看,“母后,你快看,我带回来一个特别的东西。”
萧皇后温柔接住秦昭,“皮猴,跑慢点。”秦昭举起手中的字典给萧皇后:“母后,你看,天书的字典,天书里面的字都能找到”
萧皇后将那份沉重如砖、内容却如天书般的《新华字典》拿到手上翻看,合上书,没有迟疑,立刻前往书房求见皇帝。
嬴稷正在批阅竹简,看到皇后到来,手中还捧着一本材质奇特、红色封皮的厚册,不由放下朱笔,目光中带着询问。
“陛下,”萧皇后神色凝重,将《新华字典》轻轻置于御案之上,“此物,乃昭儿此次从‘仙集’所得,是那位姚……姚先生所赠。据其所言,此为他们那个世界启蒙认字、统一文字之‘典范’。”
嬴稷挑眉,饶有兴致地拿起那本字典。入手的感觉冰凉光滑,纸张厚实。他翻开书页,映入眼帘的,同样是那些笔画简单、结构古怪的“文字,以及更加诡异的拼音符号和完全无法理解的检索方式。
即便是认为自己已经见多识广的皇帝,此刻眉头也紧紧锁了起来,眼中充满了困惑与审视。
“此乃何物?天书上写了何种事情,好似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独立。”皇帝对天书已经也有些免疫稀奇,能平常心看了,只是来了新的也会好奇。
萧皇后沉稳回应,“臣妾初观之时,亦觉此书奇特。然,那位姚先生解释,此书精髓,不在其字,而在其法。”
她上前一步,纤指划过字典的页码、索引和规整的排版,清晰地说道:
“陛下请看,此书记字,有三法堪称绝世:
其一,定序:所有文字,皆按固定规则排序,音序、部首,井井有条,查阅者按图索骥,顷刻可得,无人可混淆次序。
其二,定形:每个字,形态固定,笔画、结构皆有定规,不容丝毫增损变异。可谓‘一字一形,万世不易’。
其三,定音释义:每个字旁附奇异符号定其音,下有文句释其义,力求精准唯一,避免歧义。”
萧皇后抬起头,目光灼灼地看着嬴政:“陛下,我大秦推行‘书同文’,虽有力挽狂澜之志,然天下之大,字形讹变、方言百出,虽有人作《仓颉篇》等为范,然推行之难,陛下深知。
若……若我大秦能借鉴此‘天书’之法,编纂一部我大秦自己的‘字典’,以其严整之序、规范之形、统一之音义,颁行天下,辅以教化,则‘书同文’之大业,必能事半功倍,根基永固!”
嬴稷静静地听着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《新华字典》光滑的封面,深邃的目光中波涛汹涌。
萧皇后的话,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他思维的另一个层面。他追求的“书同文”,是为了政令畅通,文化融合,加强集权。
而眼前这本“天书”,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、极度标准化、系统化的实现路径,其效率和精神,确实远超目前以小篆范本缓慢推广的模式。
然而,一个更惊人、更激进的想法,如同闪电般劈入他的脑海:
既然“天书”之字如此简单易学,其体系如此高效明晰,为何不直接……摒弃繁杂的大篆小篆,就以这“天书”文字作为大秦统一的标准文字?
这个念头一旦生出,就带着巨大的诱惑力盘旋不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