橡胶树的消息,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颗石子,在大秦帝国的最高层激起了新的涟漪。
黑冰台的密探历经艰辛,终于在岭南瘴疠之地、一个被称为“濮越”的强悍部落领地内,确认了那种能流出“白色眼泪”、制成弹性“橡皮筋”的树木。
然而,探子也带回了严峻的信息:濮越人世代居于此地,熟悉山林,骁勇善战,尤善使用淬毒弓弩和设置陷阱,且对部族领地有着极强的守护意识,极难沟通。
他们视橡胶树为森林的恩赐,用于制作防水衣物和狩猎工具,绝不会轻易让与外族。
消息传回咸阳,嬴稷的目光再次落到了那巨大的山河舆图上,手指轻轻点在那片标注着“濮越”的未服王化的区域。
打仗,意味着消耗。意味着刚刚有所起色的国库,可能再次吃紧。
然而,嬴稷的嘴角,却勾起一丝冷峻而自信的弧度。
“宣治粟内史、少府令。”他沉声道。
没过多久,只见两位掌管国家财政大权的重臣步履匆匆地走了过来。
他们的步伐显得有些急切,但脸上却没有了平日里常见的忧愁之色,反而泛着几丝不易察觉的红光,仿佛遇到了什么令人兴奋的事情。
“禀陛下,”治粟内史率先开口,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,“去岁关中及推行新农具之郡县,粮赋增收逾三成!新垦农田因水泥渠灌溉得利,亦开始见赋。粮仓充盈,实为历年之最!”
少府令紧接着报出一连串数字:“玻璃工坊所出器皿镜鉴,除宫内用度,售与豪商权贵,获利极丰,仅此一项,去岁便入库金逾十万!羽绒工坊所出衣物,官营发售,亦得利数万金。水泥官道虽投入巨大,然沿线设卡收取商税,如今已初见回报,且逐年递增。书局印书售报,亦有薄利……”
他甚至顿了顿,补充道:“就连……就连公主殿下‘发明’那雪酪,宫中制了售与城中富户,竟也颇受欢迎,得了些许盈余。”
一项项,一条条,皆是新政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。
造纸、印刷、水泥、玻璃、羽绒、乃至改良农具带来的粮食增产……这些曾经被斥为“奇技淫巧”、“与民争利”的项目,如今都成了充盈国库的强大动力。
嬴稷静静听着,目光深邃。他知道,这些数字背后,是无数工匠的汗水,是农夫的辛勤,是像公输邈、墨衡、李昀这样的人才的智慧,
更是……他那个总是能从“集市”带回惊喜的小女儿带来的机缘。
“国库既丰,”嬴稷缓缓开口,声音斩钉截铁,“便当用于开拓疆土,稳固社稷,夺取国之所需!”
他猛地转身,目光如炬,看向一直静候在一旁的尉缭和蒙恬:“濮越之地,橡胶树,乃军国利器之基,志在必得。然其地险人悍,强攻恐伤亡过巨。尉缭,”
“臣在!”
“朕要你三月之内,拿出详尽的进军方略。或以重利分化其内部,或以精兵奇袭其要地,或迫其归附,或……尽歼其顽抗之众。务必以最小代价,取橡胶林地及制胶之技!”
“臣遵旨!”
“蒙恬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