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泥官道以更快的速度向着帝国四方延伸;造纸署和书局规模不断扩大,
廉价书籍和《大秦朝闻》报如同血液般流向郡县;羽绒工坊开始尝试向外供货;甚至连牛痘接种都开始有计划地向偏远地区推广。
嬴琮变得更加忙碌,但他脸上温和的笑容却多了起来。
少了诸多掣肘,他协调事务顺畅了许多,甚至开始提出一些自己的改进建议,虽不算惊艳,却踏实可行,渐渐赢得了将作监上下乃至嬴稷的认可。
这一日,秦昭又从大集归来,这次她没带什么吃的穿的,而是宝贝似的捧回一个小巧的藤编盒子,里面铺着柔软的丝绒,丝绒上放着几根淡黄色、半透明、富有弹性的小圈圈。
“父皇父皇!你看!”她献宝似的跑到正在批阅奏章的嬴稷面前,拿起一根小圈,用力一拉,那小圈瞬间伸长,一松手,又“咻”地一下弹回原状。
“母后母后!这个可以绑头发!比绳子好看多了!”她又跑向正在查看账簿的萧皇后,笨拙地想用那小圈圈去束皇后如云的发髻。
“哥哥哥哥!这个弹起来好远!”她甚至拿起一根,试图弹向正在一旁核算书局账目的嬴琮。
嬴稷放下朱笔,饶有兴致地捏起一根,感受着那奇妙的弹性:“此乃何物?”
“卖货的姐姐说,叫……叫‘橡皮筋’!”秦昭眼睛亮晶晶的,“是用一种叫橡胶树的眼泪做的!可好玩了!昭儿用一对小珠花换了好多!”
“橡胶树?”嬴稷若有所思。他又轻轻拉拽着那富有弹性的小圈,目光微凝。
这东西看似只是个玩物,但这般良好的弹性……是否可用于其他地方?
若是再粗些,再长些,代替马车某些部位的皮革绳索?或是用于弩机?
萧皇后则笑着任由女儿在自己头发上捣鼓,感受着那橡皮筋确实比丝带更牢固不易松脱:“倒是别致。若能量产,宫女儿们梳妆倒方便不少。”
嬴琮被妹妹弹过来的橡皮筋吓了一跳,捡起来看了看,笑道:“这东西若做得再粗些长些,或许孩童们还能用它来跳着玩?”他随口一说,却不知给了秦昭多大的灵感。
于是接下来的几天,咸阳宫里便常见如下景象:小雨宸公主带着几个小宫女,拿着连成长串的橡皮筋,挂在廊柱或树杈上,嘴里念着古怪的节奏“马兰开花二十一……”,灵巧地跳来跳去。
这种新奇有趣的“跳绳”游戏很快风靡宫廷,连一些年轻嫔妃都忍不住尝试几下。
而嬴稷,则派人暗中寻访那“橡胶树”的踪迹,并将那几根小小的橡皮筋送到了将作监,吩咐:“研究此物之弹性,看看能否用于军械、车马或工具之上。”
又逢大朝会。此次朝会气氛与以往截然不同,少了些许隐晦的对抗,多了几分务实与效率。
各部依次奏报,内容令人振奋:
“禀陛下,关中平原新式农具推广已逾七成,今夏麦收在即,据各地简报,亩产预计可比往年增两成以上!”
“陇西郡报,官营楮林长势良好,明年造纸原料可保无虞。”
“南阳郡守奏,依《朝闻》报所载租借之法,妥善解决贫户购犁难题,百姓感念皇恩,春播顺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