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寒门小厨娘 > 第19章 东宫迷雾与玉精溯源

第19章 东宫迷雾与玉精溯源(1 / 2)

马车疾驰,冲破黎明前的黑暗,直抵宫门。禁军验过令牌,匆忙放行。宫内气氛肃杀,巡逻侍卫数量倍增,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紧张。太子东宫更是灯火通明,人影幢幢,却寂静得可怕。

陆景珩扶着面色苍白的沈清辞快步走入殿内。皇帝面色铁青,坐在外殿,皇后在一旁垂泪,几位重臣和太医署院判跪倒在地,瑟瑟发抖。贵妃和李德全也在一旁,神色凝重,眼神闪烁。

“陛下,皇后娘娘,陆景珩(沈清辞)奉诏前来。”二人躬身行礼。

“免礼!快!”皇帝见到沈清辞,眼中闪过一丝希望,急声道,“太子突发昏厥,气息微弱,太医束手无策!症状蹊跷,与你此前所言太后之症有几分相似,却又更为凶险!你快去看看!”

“民女尽力而为。”沈清辞稳住虚浮的脚步,在陆景珩搀扶下走入内殿。

太子静静躺在榻上,双目紧闭,面色蜡黄,嘴唇泛着不自然的青紫色,呼吸微弱几不可闻。沈清辞靠近,一股极其隐晦、却比太后所中更阴寒刁钻的气息扑面而来,让她经脉隐隐作痛。怀中的玉精微微一颤,传来清晰的警示:并非单一毒素,而是数种性质迥异、却又相辅相成的剧毒混合物,已侵入心脉,并有一股诡异的力量盘踞灵台,封锁神识!

她凝神诊脉,指尖传来的脉象紊乱如麻,时而在寸关尺浮沉迟数间急剧变幻,时而微弱欲绝。这绝非寻常病症!

“殿下何时发病?发病前可有何异常?饮食、用药、接触何物?”沈清辞沉声询问一旁面色惨白的东宫总管太监。

总管太监颤声道:“殿下昨夜批阅奏章至子时,并无不适。睡前饮了一盏安神汤,是照旧方熬的。丑时三刻,守夜宫女听见殿内似有闷响,进来便见殿下倒地昏迷不醒……安神汤的残渣和碗盏都已封存……”

沈清辞仔细检查太子眼睑、指甲,又凑近嗅了嗅其口鼻气息,隐约闻到一丝极淡的、混合着麝香、草乌和某种未知花果的奇异甜腥气。她示意宫女用银簪探入剩余汤药,银簪并未明显变黑,但簪尖却泛起一圈极淡的七彩光晕!

“好高明的混毒!相生相克,银针难验!”沈清辞心头一沉。这手法,与之前柳林镇疫情如出一辙,但更为精湛狠辣!

“可能救?”皇帝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带着压抑的颤抖。

沈清辞转身,凝重道:“陛下,殿下并非普通疾病,而是中了一种极为复杂猛烈的混合奇毒,且……似有邪术侵扰神识。毒性已深,寻常解毒之法恐难奏效,需行险招,以金针渡穴,辅以特殊药力,强行逼毒。但……民女刚经历北郊之战,元气大损,施此法风险极大,对殿下亦是煎熬……”

“邪术?”皇帝龙颜大怒,目光如刀扫过在场众人,“查!给朕彻查!所有接触过太子饮食用药之人,全部拿下!沈氏,你需要什么,朕准你便宜行事!务必救回太子!”

“民女需一套金针,烈酒,以及……我五味轩特制的‘清灵丹’和‘护心散’。”沈清辞道。这两味药都融有玉精气息,是解毒护心的关键。

“快去取!”皇帝立刻下令。

贵妃忽然开口,语气担忧:“陛下,沈娘子自身有恙,施此险针,若有个闪失,太子殿下……”话未说完,但意思明显。

皇后立刻驳斥:“妹妹此言差矣!如今太医署无人能解,唯有清辞或有一线希望!难道要眼睁睁看着皇儿……”说着又泣不成声。

皇帝烦躁地摆手:“不必多言!沈氏,你放手施为!朕信你!”

“民女定当竭尽全力!”沈清辞郑重道。她感受到玉精传来温润的支撑力,心中稍定。

金针药物很快取来。沈清辞净手焚香,屏退闲杂人等,只留陆景珩和两名心腹宫女相助。她深吸一口气,将一枚清灵丹含于舌下,运起残存内力,引导玉精那丝温和的净化之力流遍全身,勉力提起精神。

玉精光芒内敛,在她指尖凝聚。她出手如电,一根根金针精准刺入太子周身大穴,手法繁复玄奥,正是失传已久的“金针渡厄”之术!每落一针,她都凝神感应玉精反馈,调整力度,引导药力与玉精气息渗入经脉,逼向毒素盘踞之处。

太子身体微微颤抖,额头渗出黑汗,表情痛苦。沈清辞额头也沁出细密汗珠,脸色更加苍白。陆景珩紧守一旁,递针擦汗,心弦紧绷。

一个时辰过去,沈清辞起出最后一根金针,太子猛地吐出一大口腥臭的黑血,面色由蜡黄转为惨白,呼吸却平稳了许多。

“毒血已出大半,心脉暂保。”沈清辞虚脱般后退一步,被陆景珩扶住,“但灵台邪气未除,殿下暂时不会醒。需连续施针三日,辅以汤药,方能彻底清除余毒,唤醒神识。”

皇帝皇后见状,稍松一口气,连声道:“有劳沈娘子!需要什么药材,尽管开口!”

沈清辞开出药方,其中几味主药正是需玉精气息蕴养之物。她犹豫片刻,对皇帝道:“陛下,殿下所中之毒,配置极为刁钻,需以至亲之血为药引,调和药性,方能根除。”这是她从月神帛上看来的古法,亦是为了验证某个猜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