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猫?沈清辞心中微动,想起那枚钥匙上模糊的花纹,似乎有些像某种猫科动物的轮廓?是巧合吗?她没多说,只让清风以后小心,便让她回去了。
平静的日子过了数日。这天,陈编修将沈清辞叫到他的值房,关上门,神色严肃地低声道:“丫头,李、王二人的案子,内务府查得差不多了。亏空巨大,倒卖馆藏,证据确凿,革职查办是跑不了的。多亏了你当初那份‘批注’。”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她。
沈清辞心中明白,他指的是那井圈暗号和后续她提供的线索。“是陈老明察秋毫。”她谦逊道。
陈编修摆摆手,话锋一转:“不过,此事背后,恐怕还没完。据查,李司库与宫外‘百味斋’及江南几家商号往来密切,王修撰亦与某些清流之外的势力有染。他们倒台,断了某些人的财路和人脉,恐生事端。你近日需格外小心,尤其……注意与你那药膳铺相关的动静。”
沈清辞心中一凛:“清辞明白。”
陈编修又从抽屉里取出一本薄薄的、封面无字的线装小册子,递给沈清辞:“这个,你拿去看看。是老夫早年游历各地时,随手记录的一些偏方奇药,有些或许对你编书有益。记住,阅后即焚,勿示他人。”他眼神郑重。
沈清辞双手接过,只觉得册子虽薄,却沉甸甸的,心知这绝非普通的游记杂录。“谢陈老厚赐,清辞定当仔细研读,妥善保管。”
回到座位,她悄悄翻开小册子。里面果然并非寻常游记,而是记载了许多罕见药材的性状、产地、甚至一些隐秘的用途和禁忌,其中不少是她闻所未闻的。在册子中间几页,她赫然看到了关于“星纹铁”的简短描述,与她在《南疆异物志》夹页中看到的草图相互印证!更让她心惊的是,旁边还用小字批注了“畏火”、“惧强酸”、“遇辰砂则性变”等特性!陈编修给她这个,是巧合?还是意有所指?他到底知道多少?
她强压心中波澜,将册子贴身藏好。陈老此举,无疑是给了她一件防身的利器,也暗示了前方的风险。
当晚,她正在灯下研读陈编修给的小册子,窗外第三次传来了布谷鸟叫——阿福又来了。他这次脸色有些紧张,翻窗进来后立刻低声道:“姑娘,少爷让我来告诉您,查到点眉目。那个之前去铺子打听您的生面孔,确实是赵家的人,但似乎……不全是赵小姐的意思。赵家最近和宫里一位失势的老王爷走得近,那位王爷,以前管过一阵子内务府,和李司库可能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。”
沈清辞倒吸一口凉气!竟然牵扯到了宗室王爷?!
“少爷让您千万小心,”阿福继续道,“赵家可能只是马前卒。另外,少爷还说,陈老给您的册子,极其珍贵,让您务必收好,里面的东西,关键时刻或能救命。”
连陆景珩都如此重视这本册子!沈清辞越发觉得手中之物重若千斤。
“还有,”阿福凑得更近,声音几不可闻,“少爷让问您,在馆内可曾见过一种……柄端刻有异兽吞口纹的铜钥匙?据说与馆内某处废弃的密档库有关。”
钥匙!沈清辞心脏狂跳!陆景珩也在找这钥匙!她强作镇定,摇头道:“未曾见过。那密档库是做什么的?”
阿福摇头:“少爷也没细说,只说是前朝留下的旧库,封存已久,里面或许有些……不该见光的东西。让您留意即可,切勿自行探寻。”说完,他便匆匆离去。
阿福走后,沈清辞取出那枚铜钥匙,在灯下仔细观看。钥匙柄端的纹路,经过阿福提醒,越看越像是一种名为“狴犴”的龙子兽首,传说中主刑狱、明辨是非。废弃的密档库……不该见光的东西……这钥匙背后,究竟隐藏着什么?送信人、陆景珩,似乎都在关注它。
又过了两日,平静再度被打破。这日清晨,沈清辞刚到编修馆,便觉气氛不对。几名面生的、穿着宫内侍卫服饰的人站在院中,神色冷峻。新任的代理修撰正陪着一位面容严肃、气场强大的老太监说话。
那老太监沈清辞认得,正是上次在宫中为她解围的李怀安李公公!
李公公怎么会来编修馆?沈清辞心中一惊,低头快步走向自己的座位。
然而,李公公的目光却精准地落在了她身上。
“你,就是文翰林举荐来的那个……懂药膳的沈姑娘?”李公公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