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愧是她,就是这么的未雨绸缪,这谁还能分得清她与天才的区别?
没错,她把后世的种植之法,挑挑拣拣的,把最基础的核心,全浓缩在了这一本薄薄的书上。
就当是为古代农业做得贡献了。
其实这里面的内容并不惊世骇俗,现代农业的种植方法,不也是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后,取其精华之后再改良得来的么?
发展快速不过是因为知识的普及、实验器具的发明,才会各行各业都在短短时间内发展迅猛。
所以啊,在古代当女皇,还不如她找准时机,将玻璃给苏出来,这才是生化的基础。
有了它,以后自然会有聪明人,能从中发现各类物种间生命的奥义。
阿余忙着为自己打补丁,爹和二叔还有义父整日关在书房商议大事,早出晚归的,愣是在一个地方,过上了有时差的日子。
至于娘和二婶,自然还是在老家,陪着几个应考生一起,等着科考结果了。
这可是秀才试的最后一哆嗦,还是值得为了这结果等上那么一等的。
就在各方为了各自的人生大事忙碌,连阖家团圆的中秋佳节,都是草草的各分阵营各自过时,好消息接二连三的来了。
时间来到九月末,所有的努力都已经出了成果。
首先是阿余的几个哥哥,各自都有了秀才的名头,两个大的到底沉稳些,成绩看上去还不错,一个第七名,一个十一名。
三堂哥是23名,至于自己的亲二哥,三十五名的好成绩,好险没考过。
不过他能在生了整个吃心眼的情况下,还能顺利考过,也很不错了,反正家里没人嫌他。
虽然成绩不一,但再是孙山呢,也不能拿豆包不当干粮啊。
他们刚起家没五年,还没眼光高到头顶,觉得名次不好就羞于见人的地步。
到了十月,在金桂飘香的季节里,自京城而来的天使一行人,再次带来了好消息。
阿余使了个障眼法,虚虚跪在爹身后,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,不跪实了是因为不想没罪非得上赶着受。
“奉天承运,皇帝召曰:
朕君临天下,唯贤是举,以求治世之能臣,共兴家国之大业,今有林氏众人,出身书香门第,胸怀经天纬地之才,改进良种,丰天下粮仓于一旦,朕心甚悦!
今特封林冬青高廪伯,林白青拢歌伯,赐钱氏、许氏超品夫人,闻林氏女余秀外慧中,性资聪慧,驯养良种有功,特册封为嘉穗县主。
望尔等能以天下苍生为念,秉持忠诚之心,为朕分忧,为百姓谋福,不负朕之厚望。
钦此!”
一个取自先秦诗经《丰年》,一个取自王安石的《秋兴有感》,包括自己的封号,圣上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家的爵位为何而来呢。
不过如此也好,只要顶着这名头一日,便无人敢对他们家出手了,毕竟现在的读书人,最讲究的是‘饮水思源’嘛。
林家,稳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