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,这是她当牛马时奉行的准则,当霸总那一世,她最喜欢的还是全能型人才。
手下什么都能干的快乐,你想象不到!
说远了,还是说回此间话题,水稻的亩产600多斤左右,土豆2000斤左右。
红薯和玉米都有两种,淀粉多出粉的,还有甜味足、口感好的,比如蜜心黄薯。
既然都已经偷渡出来了,索性便一步到位了,她想自己吃好一点怎么了?难道还要她实力演绎一次,农民自己是吃不上好东西的?
同类物种间,两者的产量差不太多,似红薯,前者3000斤左右,后者2400斤左右,玉米前者1000斤,后者800斤。
那既然两者差别并不大,为何不只拿出口感好的那一种呢?
自然是因为平民百姓了,在他们眼里,口感好不好的不重要的,每亩地多出几十斤粮食,关键时刻也是能活命的。
所以,尽管麻烦了一点,还是把它们拿出来了。
“阿余,你听到了吗?如此高产之物,我大乾的百姓有福了。”说这话的时候,林冬青眼中泪光闪烁,心中似有豪气万丈。
阿余看着也满生欢喜,然后...
选择了泼凉水:“爹,这是因为是在上等地里种出来的,又伺候的精心,才会如此高产。
若是真让普通百姓去种,那这产量必得往下降起码四分之一,多得甚至三分之一。”
林父摆了摆手:“不用担心,这些种子如你所言,本就用不着上好的地,至于伺候精心?
放心,农人可不会糊弄地皮,必是比我等精心得多,再加上你给的肥料方子,即便是减产,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。
阿余啊,即便没有这些,仅仅是水稻产量增产两倍,这功劳也够大得了。”
“那么,爹,可以去报喜了!”
“哈哈,你说得没错,待林大人那得了消息,启用准备已久的后手,我等便可以向当地县官报喜了。”
按理来说,林如海自己是当官的,有密折上奏的渠道,这又是在他家的祭田里实验出来的结果,绕过当地直接与圣人禀告也是可以的。
但想在官场混得顺当,有些时候也是要让别人喝口汤的,这叫资源置换。
也正是因为如此,阿余从一开始就没有拿出那些,需要每年更换的杂交种子。
虽然这些种子产量更高、口感更好,还能抵抗虫害和洪涝等恶劣天气。
但唯有一点,年年需更换的良种,便是将所有的主动权,都垄断在权贵手中。
或者更极端的,是皇帝一个人手中,那这以后,良种还是良种吗?
焉知那日不会化成一柄利剑,刺向毫无还手之力的百姓身上?毕竟这些人的权势,连知识都能在顷刻间抹去。
所以,还是慢慢来吧,步子不要跨得太大,死的人也能少一些。
当然了,良种不能直接留下,但火种可以,阿余看着手上表皮破烂老旧,纸张泛黄的书本,满意一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