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麓备用掩体的“核心技术区”,在酉时的电磁柔光里泛着温润的淡青。0.16Sv\/h的辐射让空气中的星核结晶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形态——既不是临时集结点的淡灰絮状,也不是旧档案库的淡金片状,而是脉络状的淡青结晶,每根脉络都嵌着极细的银白能量丝,像被凝固的植物导管,根根贴在掩体的星核钢壁上,与壁面渗出的淡褐能量液、阿木培育的“稳能藤”汁液交织,在地面投下带着脉影的光斑,像铺在黑暗里的生命图谱。
技术区的中央是座临时搭建的“图纸解读台”,台面用三层抗辐棉铺垫,上铺着张从旧医疗站拆来的星核钢薄板,板上泛着微弱的淡蓝光,能暂时保存图纸的能量不被辐射损耗。周围散落着周明修复的旧文明工具:刻度模糊的“能量卡尺”、线路裸露的“图纸放大器”、盛着淡绿显影液的陶碗,还有老工匠们带来的“星核笔”——笔芯是用星核泉心石磨成的粉末混合纤维母巢汁液制成,能在特殊载体上绘制能量纹路。
周明坐在解读台旁的藤椅上,深蓝色技术官制服的伤口处换了新的解辐藤敷料,淡红的灼伤痕迹已彻底消退,只剩浅粉的新肉。他的左臂依旧搭在特制的藤架上,小臂缠着薄如蝉翼的“护脉藤”叶片,叶片泛着淡绿的光,能减轻手臂活动时的神经刺痛;右手握着个泛着淡蓝的星核钢盒,盒身刻着与反应堆控制区同源的能量纹路,是他昨夜用最后一块星核泥混合抗锈藤灰加固过的,防止里面的图纸受损。他的脸色比掩体的柔光稍显苍白,呼吸虽平稳,却每过片刻就会下意识地停顿——逆生核心液的效果还在,辐射残留降到了0.08Sv\/h,但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仍会让他的胸腔发闷,眼底也带着淡淡的疲惫。
“还在等什么?”林野握着青铜刀站在解读台旁,刀身斜靠在台边,刃口映着淡青脉络结晶的光,刀鞘上的机甲机油残渍已被苏晴用稳能藤汁液擦拭干净。他的目光落在周明的钢盒上,眼底的期待像柔光般渐浓,“苏晴说图纸里藏着反应堆的‘应急启动密钥’,有了它,我们就能精准控制反应堆能量,配合自我解构程序。”
苏晴抱着辐射绘图本蹲在解读台另一侧,后颈的纤维痕迹不再是之前的橙红闪烁,而是泛着与淡青结晶同源的柔光,她的双眼轻阖,感知顺着钢盒延伸,绘图本屏幕上弹出“图纸能量图谱”:“里面有三份图纸——‘反应堆主体结构图’‘能量导流管弱点标注图’‘应急启动参数表’,能量波动很稳定,没有被辐射损坏。周明,你的手臂能支撑着展开图纸吗?需要我帮忙吗?”
周明缓缓摇头,指尖轻轻摩挲着钢盒的纹路,声音带着刻意的平稳:“不用……我能行。”他深吸一口气,右手拇指按在钢盒的解锁纹路上,淡蓝的能量与他的指尖共鸣,钢盒“咔嗒”一声弹开,露出里面叠得整齐的三份载体——不是普通的纸质图纸,而是用旧文明“星核纸”制成的特殊载体,纸页泛着淡蓝的光,边缘用银白能量丝缝合,能抵抗中等强度的辐射,每张图纸的右上角都用星核笔写着“周明手绘·绝密”,字迹虽因手臂无力有些歪斜,却透着沉甸甸的郑重。
陈静半靠在钢壁旁,半变异的青紫色鳞片因专注而贴紧皮肤,她将探测仪的探头对准钢盒,屏幕上弹出“图纸完整性检测”:“三份图纸都完好,能量残留98%,放大器能正常读取。阿木,你的显影藤准备好了吗?图纸上有些隐藏纹路,需要显影液配合才能看清。”
阿木蹲在解读台的角落,绿色的植物化纹路在小臂上顺着图纸的能量波动流动,不再是之前的滞敌或引路,而是带着“守护”的细腻。他从怀里掏出个陶制托盘,里面放着两种植物制剂:淡绿的“显影藤汁液”(能激活图纸的隐藏纹路)、深绿的“护图纸”(能在解读时保护图纸不被放大器的能量灼伤)。他用手语快速比划,指尖依次指向两种制剂,再对着解读台画圈——显影藤汁液需要均匀涂抹在图纸边缘,护图纸则要铺在解读台的钢薄板上,确保图纸展开时不会受损;他还从怀里掏出“稳频藤”种子,示意等会儿解读时,让藤须缠住放大器的线路,防止频率飘移。
老秦带着四个老工匠围了过来,手里握着磨好的星核笔和旧文明“图纸标注板”,眼神里满是期待。老秦的手指在标注板上轻轻敲击,板上泛着淡绿的光:“周工程师,我们昨晚已经把反应堆的旧参数整理好了,只要图纸展开,就能立刻比对——当年我在技术区修过反应堆的导流管,说不定能帮着找出之前没发现的弱点。”
周明点点头,右手小心地从钢盒里取出第一份图纸——“反应堆主体结构图”。星核纸刚接触到解读台的钢薄板,就泛着更亮的淡蓝光,纸页上的线条瞬间清晰:反应堆的穹顶结构、十二根能量导流管的分布、核心接口的位置,甚至连每个螺栓的规格都标注得一清二楚。他的右手微微发抖,用星核笔轻轻压住图纸的四角,避免纸页被掩体里的气流吹动:“这张图……是我根据反应堆的旧档案,结合三个月前的实地勘测画的。穹顶的第三段焊缝……有处0.3毫米的裂痕,是大断裂时留下的,赵衡没发现,我们可以利用它注入应急冷却剂。”
老秦立刻凑上前,用能量卡尺对着图纸上的裂痕标注处测量,标注板上的数值瞬间跳动:“没错!这个裂痕的位置刚好在能量导流管的交汇处,注入冷却剂能同时阻断三根导流管的能量流动,为应急启动争取时间!”他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,手指在标注板上快速记录,“之前我们修反应堆时,只注意到表面的损伤,没想到还有这种隐藏的关键位置!”
苏晴的感知顺着图纸延伸,绘图本屏幕上弹出“裂痕能量模拟图”:“我的感知能确认,这个裂痕的能量波动很稳定,注入冷却剂后不会引发爆炸,反而能形成‘能量缓冲带’,刚好能配合自我解构程序的启动频率。”
周明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浅的笑,左臂虽不能动,却依旧用眼神示意陈静递来第二份图纸——“能量导流管弱点标注图”。这张图纸比第一张更复杂,纸页上用不同颜色的能量纹路标注着导流管的弱点:红色是“高风险区”(易断裂)、蓝色是“能量薄弱区”(易注入药剂)、绿色是“应急接口”(可连接外部设备)。他的指尖落在第七根导流管的蓝色标注处:“这里……是导流管的能量过滤阀,赵衡用掠夺因子改造过,过滤效率只剩60%。我们可以往这里注入‘逆生核心液’,既能修复过滤阀,又能暂时阻断掠夺因子的能量流动,让反应堆恢复正常参数。”
陈静立刻将探测仪的频率调到与过滤阀匹配的8.1Ghz,屏幕上弹出“药剂兼容性检测”:“逆生核心液能兼容!注入后过滤效率能恢复到95%,足够支撑应急启动。阿木,你的解纤藤汁液能和核心液混合吗?可以增强阻断效果。”
阿木立刻用手语比划,绿色纹路泛着“可行”的柔和——他从怀里掏出个小陶瓶,里面是新熬的解纤藤汁液,与逆生核心液按1:3的比例混合,能在过滤阀表面形成层淡绿的保护膜,延长阻断时间;他还会在注入时用探根藤的须尖引导药剂流向,确保精准注入弱点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