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章 这么快?”(2 / 2)

“那怎么办?”马腾紧张道,“项目会不会被叫停?”

“不会。”林新成语气坚定,“院长支持我们,项目会继续。”

“可是……”周敏欲言又止。

“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。”林新成环视几人,“但我要告诉你们,做科研本来就是一场赌博。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,就是尽快拿出成果,让那些质疑我们的人闭嘴。”

几个人对视一眼,重新投入到工作中。

林新成站在实验台前,脑海中快速推演着研究方案。

肝癌早期诊断的关键在于找到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。上一世他主导的研究已经找到了几个候选分子,但那是建立在大量实验数据基础上的。

现在他必须用最短的时间重现那些成果。

“刘畅,把上周收集的血清样本拿过来。”

刘畅连忙递过来一个样本盒。

林新成打开盒子,里面整齐排列着二十支试管,每支试管上都贴着标签。

这些都是肝癌患者的血清样本,是他托张国强从外科病房收集的。

“周敏,准备做蛋白质组学分析。”

“好的。”

周敏熟练地操作着仪器,将样本注入分析系统。

几个小时后,数据出来了。

林新成盯着电脑屏幕,眉头紧锁。

数据显示,肝癌患者的血清中确实有几个蛋白表达异常,但信号太弱,无法作为诊断标准。

“还是不行。”刘畅失望道。

“正常。”林新成说,“科研就是这样,失败是常态。”

“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?”

“换个思路。”林新成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,“我们不能只盯着蛋白,还要看核酸、代谢物,多管齐下。”

“可是这样工作量会成倍增加。”马腾说。

“那就加班。”林新成转身看着几人,“我不会强迫你们,如果觉得太累,现在退出还来得及。”

几个人沉默了。

半晌,刘畅第一个开口:“我不退。”

“我也不退。”周敏说。

“算我一个。”马腾挠了挠头。

林新成笑了。

“好,那我们就干到底。”

接下来的日子,实验室成了几个人的第二个家。

每天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一点,除了吃饭,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。

林新成更是拼命,经常工作到凌晨。

张国强看不下去了,专门跑来劝他。

“小林,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。”

“没事,我年轻。”林新成头也不抬。

“年轻也不能这么糟蹋。”张国强叹了口气,“你看看你,眼睛都熬红了。”

“张主任,时间不等人。”林新成放下手里的移液枪,“项目才过去一个月,我们连个像样的成果都没有。再这样下去,别说一年,半年后就会被叫停。”

张国强沉默了。

他知道林新成说的是实话。

“那也得注意身体。”张国强拍了拍林新成的肩膀,“你要是倒下了,这个项目就真完了。”

“我会注意的。”

张国强走后,林新成继续埋头工作。

又是一个不眠之夜。

凌晨三点,林新成终于完成了最后一组实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