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,打开数据分析软件。
屏幕上跳出一串串数字。
林新成的眼睛越睁越大。
找到了!
他终于在肝癌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一个特异性很高的iA分子。
这个分子在正常人体内几乎检测不到,但在肝癌患者体内表达量明显升高。
林新成激动得手都在抖。
这就是他要找的生物标志物!
他立刻拿起手机给张国强打电话。
“喂,小林?这么晚了……”张国强的声音还带着睡意。
“张主任,我找到了!”林新成压抑不住兴奋。
“找到什么了?”
“肝癌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!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。
“你确定?”
“确定!数据很清楚,特异性和灵敏度都很高。”
“好!太好了!”张国强也激动起来,“你等着,我马上过来。”
半小时后,张国强赶到实验室。
林新成把数据拿给他看。
张国强仔细看了一遍,脸上露出笑容。
“小林,你真是个天才。”
“还不够。”林新成冷静下来,“这只是第一步,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样本来验证。”
“没问题,我明天就去外科多收集些样本。”
“不只是外科。”林新成说,“我们还需要正常人的样本作为对照,样本量越大越好。”
“行,我去协调。”
接下来的一个月,团队进入了验证阶段。
他们收集了两百例肝癌患者和两百例健康人的血清样本,逐一进行检测。
结果令人振奋。
那个iA分子在肝癌患者中的检出率高达92%,而在健康人中几乎为零。
这意味着,他们找到了一个可靠的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。
林新成立刻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,交给了褚建国。
褚建国看完报告,激动得拍桌子。
“好!太好了!”他握住林新成的手,“小林,你为医院立了大功。”
“院长,这只是阶段性成果。”林新成说,“我们还需要进行临床试验,验证诊断方法的实用性。”
“没问题,需要什么支持尽管说。”
“我需要更多的资金。”林新成说,“临床试验需要大量的试剂和设备。”
褚建国皱了皱眉。
“现在医院的财政很紧张,能拨给你的钱不多。”
“那我自己想办法。”
林新成走出院长办公室,拿起手机拨通了庄永良的号码。
“庄伯,项目有进展了。”
“哦?说来听听。”
林新成简单介绍了研究成果。
庄永良听完,沉默了几秒。
“小林,你这个发现如果是真的,价值不可估量。”
“是真的。”林新成说,“但现在需要临床试验来验证,还需要一笔资金。”
“要多少?”
“一百万。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