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6章 百川归海(2 / 2)

几户胆大包天的汉民,拖家带口,几乎是穿越了整个战场。

他们变卖了所有家产,用最后的钱财贿赂了沿途的清军关卡小吏。

更多的时候,他们是钻山越岭,走在无人敢走的野径上,躲避着兵匪与野兽。

当他们衣衫褴褛,形容枯槁地出现在黑水城下时,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所见。

高耸的城墙,往来的人流,还有城楼上那面迎风招展的“汉”字大旗。

一个关中汉子,双腿一软,直直地跪在了地上,额头重重地磕在满是尘土的地面。

他身边,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跟着跪下,一家人抱头痛哭,压抑了许久的悲怆与绝望,在这一刻尽数释放。

“老天爷啊!我们到了!我们到了!”

汉子抬起头,满是泥污的脸上,泪水冲刷出两道沟壑。

他对着城墙的方向,语无伦次地哭喊。

“家乡活不下去了!赋税一年比一年重!旗人老爷看上哪块地,说抢就抢!”

“我们听说……听说这里是汉人的地方!是咱们自己的地方!”

“听说这里生孩子有赏,肯下力气就能分到田!”

他的哭喊,引来了周围人的围观。

有守城的士兵,有进出城的百姓。

一个路过的大婶,从篮子里拿出一个还带着温度的麦饼,塞到那汉子孩子的手里。

“快起来,快起来,到家了,还跪着干啥。”

“进城去保民府报个名,就有吃的了。”

保民府。

陈敬之的办公房内,灯火彻夜不熄。

他面前的桌案上,户籍册与各地呈上来的文书堆积如山。

一个吏员端着一碗参汤走进来,放在桌角。

“府君,歇会儿吧。您已经两天没合眼了。”

陈敬之没有抬头,他手中的炭笔在一张黑水城周边的地图上快速勾画着。

“歇不了。”

他的嗓子有些沙哑。

“今天又进来多少人?”

吏员翻开手中的记事簿。

“回府君,登记在册的新增人口,共计四百一十三人。其中,关中汉民二百九十人,和硕特部九十一人,另有西域商队三十二人请求入籍。”

陈敬之的笔停顿了一下。

他拿起旁边一本厚厚的户籍册,翻开最新的一页。

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新名字。

汉人的名字旁边,开始出现越来越多拗口的异族姓名。

黑水城的人口构成,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。

汉人依旧是主体,占据七成以上。

但蒙古、畏兀儿、藏、回等各族的比例,正在显着上升。

“城外的临时居所还够吗?”

“地窝子已经挖到了极限,府君。再来人,恐怕只能在更远的地方搭建窝棚了。”

陈敬之放下笔,用手用力地揉搓着脸颊。

巨大的压力让他感觉整个头颅都在发胀。

人口的激增带来了活力,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管理难题。

住所、食物、生计、治安,还有最关键的,防范清军细作混入。

“传我的令。”

陈敬之重新坐直了身体。

“第一,立刻从新招募的辅兵里抽调人手,组建拓殖营,去城东划定的区域,统一规划,加急建造新的居住点。”

“第二,把所有新到人口的青壮,按技能登记。有手艺的,送去各处工坊。没手艺的,编入拓殖营,以工代赈。”

“第三,通知医曹,加大对所有新居住区的防疫巡查力度,绝不能出现疫病。”

“第四,让城防司和飞骑旅加强对新入籍人员的甄别与监管,任何可疑人员,立刻控制。”

吏员奋笔疾书,将他的命令一条条记录下来。

陈敬之站起身,走到窗边,推开窗户。

属于夜晚的凉风吹了进来,让他混乱的头脑清醒了些许。

远处的几座高炉,依旧在喷吐着橘红色的火光,将半个夜空映照得一片通明。

这座城市,正在以一种蛮横的姿态,疯狂地汲取着一切可以汲取的力量,壮大着自己的根基。

而他,就是为这台高速运转的机器,拧紧每一颗螺丝的人。

他转过身,重新回到桌案前,拿起了那份写满了新名字的户籍册。

每一个名字背后,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。

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

他拿起笔,在册子的首页,写下了今天的日期。

然后,他翻到新的一页,准备迎接明日的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