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2章 特色(2 / 2)

结巴的孩子赶紧说:“是……是咱一点点编的,不……不用机器。”

老太太笑着买了俩,说要给孙子当念想。

中午人少的时候,仨人蹲在专柜后头吃包子,是李奶奶给做的,萝卜馅的。

“你看那结巴,刚才跟老太太说话,脸都红到脖子根了,”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咬着包子笑。

学竹蜻蜓的姑娘也笑:“他就这点好,实在,不会说漂亮话,可编的竹器实在。”

结巴的孩子嘴里塞着包子,含含糊糊地说:“竹……竹器好就行,说……说啥不重要。”

仨人你一句我一句,包子吃得香,心里更甜。

入夏的雨下得勤,院里的竹棚漏了个小缝,雨水滴在竹筐上“哒哒”响。

结巴的孩子踩着梯子去补,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在下头扶着:“小心点,别踩空了。”

“没……没事,”他低头往下看,“你看这竹瓦,比……比城里专柜的竹子结实。”

学竹蜻蜓的姑娘找来块旧竹席,说要垫在漏雨的地方:“先对付着,等雨停了再换新的。”

雨停后,仨人坐在竹棚下,看着漏雨的地方长出棵小蘑菇,都笑了。

“这蘑菇倒会找地方,”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摘下来,“炒着吃肯定香。”

城里专柜的生意越来越好,有个剧组跑来,说要租批竹器当道具。

“就要你们编的这种,带着股子烟火气,”副导演指着竹篮,“机器编的太愣,不适合拍农家戏。”

结巴的孩子一听拍电影,脸都白了:“我……我们不会弄那些花哨的。”

“不用花哨,就平常这样就行,”副导演笑着说,“越实在越好。”

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赶紧点头:“没问题,保证给你挑最好的。”

学竹蜻蜓的姑娘在旁边数竹器,嘴里念叨着:“竹篮十个,竹筐八个,小木马两个……”

秋天收桂花,仨人忙得脚不沾地。

结巴的孩子爬到竹凳上摘高处的花,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在下头接,学竹蜻蜓的姑娘负责往竹筐里装。

“你慢点摘,别把枝子拽断了,”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仰头喊,“明年还指望开花呢。”

“晓……晓得,”他手里的竹篮很快满了,“这……这花比去年的香。”

学竹蜻蜓的姑娘闻了闻,笑:“那是,今年的雨水足,长得旺。”

傍晚收工,仨人满身都是桂花香,连头发丝里都沾着花瓣。

天冷后,火塘烧得旺,仨人围在旁边编剧组要的竹器。

结巴的孩子编竹筐编得入神,手指被竹篾划了个小口子,他往嘴里一含,接着编。

“你咋不知道疼呢?”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看见,赶紧找来创可贴,“都出血了。”

“小……小口子,不……不碍事,”他摆摆手,“赶……赶完这批,咱……咱去买糖葫芦吃。”

学竹蜻蜓的姑娘笑着说:“就知道吃,上次说买糖人,结果忘了。”

火塘的光映着仨人的脸,暖烘烘的,竹条在手里转,日子过得像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