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咱的东西不光好,包装也得有特色,”她系着绳结,“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竹满堂的。”
跨年夜,竹满堂的灯笼比往年更亮,新做的茶叶罐灯笼挂在最显眼的地方,上面的锁扣闪着光。
城里茶馆的老板也来了,带来了专柜的设计图,画在竹制的卷轴上。
“你们看,这专柜就用竹子搭,跟你们院里的棚子似的,接地气,”老板展开卷轴,“保证吸引人。”
结巴的孩子看着图纸,眼睛发亮:“这……这好看,像……像竹满堂搬到城里去了。”
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端来新酿的桂花酒:“喝一杯,庆祝咱要进城开店了。”
学竹蜻蜓的姑娘举起碗:“也祝咱的竹器,能让更多人喜欢。”
老板喝了口酒,咂咂嘴:“这酒,比去年的更醇厚,有股子日子的甜味。”
新年第一天,仨人在新种的竹苗旁插了块竹牌,上面刻着“竹满堂第九茬”,旁边的小人儿旁边,多了个小竹屋,像个小专柜。
结巴的孩子摸着竹牌,突然笑了:“咱……咱也算把竹满堂,种……种到城里去了。”
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望着远处的竹林:“不管到哪,根还在这儿,在这竹子里,在这日子里。”
学竹蜻蜓的姑娘捡起片竹叶,放在嘴边吹,不成调,却透着快活。
阳光穿过竹枝,在地上织出金闪闪的网,把仨人的影子缠在一起,像根越来越结实的竹绳。
这样的日子,咋能不盼着明天呢?
开春的竹苗冒了新尖,嫩得能掐出水来。
结巴的孩子每天早上都去瞅,蹲在篱笆边能看半个钟头。
“你看这叶芽,卷得像小舌头,”他戳了戳叶片,“昨……昨天还没这么大呢。”
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拎着竹桶来浇水,笑着说:“比你小时候长得还快,那会儿你学编竹鱼,三天才编出个歪尾巴。”
学竹蜻蜓的姑娘蹲在旁边,把自己编的小竹哨挂在苗上,一吹“嘀嘀”响。
仨人听着竹哨声,看着竹苗晃,心里都盼着它们快点长。
城里专柜要开张,仨人提前去踩点。
商场里亮得晃眼,专柜搭得跟图纸上一样,全是竹子拼的,看着就亲切。
结巴的孩子摸着竹制的柜台,手都不敢使劲:“这……这比咱院里的棚子讲究多了。”
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把样品摆上去,茶叶罐、竹篮、小木马,摆得整整齐齐。
“你看这灯光一打,竹器上的花纹都显出来了,”她拍了张照片,“发给李奶奶看看。”
学竹蜻蜓的姑娘数着竹器:“可别少了,老板说第一天来的都是贵客。”
开张那天,仨人起得比鸡早,天不亮就往城里赶。
结巴的孩子揣着竹刀,说万一有竹器磕了碰了,能当场修。
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带了袋桂花,撒在专柜角落,香得人直回头。
学竹蜻蜓的姑娘穿了件新衣裳,是她妈给做的,蓝布上绣着小竹子。
专柜前很快围了人,有个老太太拿起竹茶叶罐,翻来覆去地看:“这手艺真地道,跟我年轻时候见的一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