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禁睡区 > 第228章 咱家的米不怕压仓

第228章 咱家的米不怕压仓(2 / 2)

为首的协管员一脸倨傲,用警棍敲了敲车厢里的麻袋,皮笑肉不笑地问:“哪儿来的?现在是管制时期,所有物资统一调配。跟我们走一趟吧。”

老吴脸色一白,刚要开口,却被司空玥伸手拦住。

她面无表情地从怀中取出那本《无名灶录》,翻到新添的一页,将本子递到那协管员面前,声音清冷如冰:“《民间储粮公约》第三条:各点所储之粮,非官非私,乃共炊之业,由守灶者共护。你们要扣,是想与全城的共炊点为敌吗?”

“什么狗屁公约!”协管员嗤笑一声,伸手就要来夺本子,“我只认安宁局的红头文件!”

就在他手指即将触碰到本子的瞬间,一阵低沉而密集的引擎轰鸣声从后方传来。

协管员不耐烦地回头望去,脸上的嘲讽瞬间凝固。

不知何时,十几辆经过改装的电动三轮车、小货车已经悄无声息地堵住了路口,将他们团团围住。

车上坐着的,都是些面容坚毅的普通市民,有男人,有女人,甚至有半大孩子。

他们没有喧哗,没有叫骂,只是沉默地看着这边。

每一辆车的车头,都用胶带贴着一张白纸,上面用记号笔写着同样的字:“借一袋,还两升。”

无声的压迫感,比任何呐喊都更具力量。

为首的协管员脸色变了又变,最终狠狠地啐了一口,一挥手:“我们走!”

危机解除,粮食被顺利运回西市。

当晚,这些尘封了半个世纪的陈米被分发到各个即将断粮的站点,一场足以瓦解整个民间网络的危机,就此消弭于无形。

老吴没有再出现在灶台前。

三天后,一个孩子给司空玥送来一只沉重的旧铁锅,锅沿粗糙,锅底正中,深刻着一个古朴的“传”字。

司空玥在西市的主灶台前,主持了一场简单的交接仪式。

她将那口铁锅稳稳地安放在灶台中央,对着所有闻讯赶来的各点负责人,只说了一句话:“开火。”

那一晚,全城二十七个共炊点,没有烹制任何菜肴,没有准备任何肉食。

他们同步熬煮了一锅最纯粹的白米饭,用的是老吴留下的陈米。

饭成之时,蒸汽氤氲,米香四溢,混杂着一股岁月的味道。

所有人不约而同地盛上一碗,没有下箸,只是静静地站着,对着灶火的方向,齐声轻念:

“老吴,您慢走。”

司空玥低头,看见自己的右手掌心,不知何时多了一道细长的浅疤,正是接过那口铁锅时被粗糙的锅沿划伤的。

此刻,那道伤疤正微微发烫,仿佛有什么东西已经烙了进去。

又三日,清明。

夜深人静,司空玥独自登上那栋破败居民楼的楼顶,来到那根锈迹斑斑的烟囱旁。

她将《无名灶录》中新写就的一页小心翼翼地取出,放入烟囱底部的石龛内。

新增的条目上,是她清冷的笔迹:“共炊纪年·元年春分。粮自流转,权归万家。守灶人老吴卒,然其火已遍野。”

做完这一切,她正欲起身离去,忽觉脚边传来一丝极细微的异动。

那口始终积着浅水的朝天铝锅内,水面竟在无风的夜里,缓缓旋转起来,最终,聚成三个水汽氤氲的字:

“交给你了。”

司空玥双膝一软,缓缓跪坐在冰冷的楼顶。

她凝视着那三个字,良久,终是伸出手,指尖轻轻抚过冰冷的锅沿,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语:“我会让他们,一直吃得上米饭本来的味道。”

远处天际,第一声春雷沉闷地滚过。

仿佛是一个信号,寂静的城市深处,竟接二连三地响起了细微却清晰的、用瓢舀水冲刷铁锅的声音,淘米声此起彼伏。

新的一天,开始了。

司空玥在楼顶坐了很久,直到天色蒙蒙亮才回到西市的灶台。

一夜未眠,但她毫无困意。

她看着灶膛里跳动的火焰,那道掌心的伤疤依旧温热。

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正轨,甚至比之前更有秩序。

然而,当黎明的第一缕光线彻底驱散黑暗,负责添柴的伙计却发现了一丝不对劲。

西市的主灶,那口传承下来的铁锅下方的灶膛,明明已经加满了新劈的干柴,火焰却只是懒洋洋地舔舐着锅底,无论如何都烧不旺。

整个灶膛里,温度似乎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压制着,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阴冷。

最后一捧余烬在晨光中彻底熄灭,那口沉重的铁锅,变得冰冷如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