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嘶——”
周围的官员们倒吸一口凉气。
这哪里是请求,这简直是在要权!而且是要命的权!“督造九边军械”,这名头一听就是个苦差事,但后面那句“地方官府不得干涉”,乃至“先斩后奏”,这分量就太重了。这意味着,在军火制造这件事上,他朱衡在山西境内,将是超越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存在。
传旨太监眼皮一跳,深深地看了朱衡一眼。这代王,图谋不小啊。爵位是虚的,这权柄可是实的。
“王爷的第二个请求呢?”
“其二,军械之本,在于钢铁。如今山西铁料,皆操控于几大晋商之手,价格时高时低,品质亦良莠不齐。战时,若奸商囤积居奇,或以次充好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朱衡的声音冷静而清晰,每一个字都敲在众人的心上,“为杜绝此患,确保军火供应万无一失,朱衡恳请陛下,将山西境内所有已探明及未探明的煤、铁矿产,尽数划归代王府,由王府统一开采、冶炼、调配!所得之利,除供应军工作坊外,七成上缴国库,三成留作王府开销及扩大再生产之用。”
如果说第一个请求是让官员们震惊,那第二个请求,就简直是石破天惊了!
山西,自古便是煤铁之乡。这里的矿产,是无数晋商家族的命根子。朱衡这一开口,竟是要将整个山西的矿业,一口吞下!
这是要断了所有晋商的根!
就连李成梁,都听得心惊肉跳。他知道代王有本事,却没想到他有这么大的胆子,敢与整个晋商集团为敌。
传旨太监沉默了。他久居宫中,伺候在嘉靖皇帝身边,最是了解那位主子的心思。皇帝最恨什么?两样东西:藩王做大,和文官集团抱团。
可朱衡今日的请求,却巧妙地绕开了这两点。
他要权,却是为了给朝廷办事,造枪炮打鞑子。他要利,却是将大头七成都给了国库,自己只拿三成。这姿态,摆得太正了。
更重要的是,他这是在用一个藩王的身份,去撬动山西根深蒂固的晋商势力。这帮商人,富可敌国,却一向是针插不进,水泼不进,朝廷想从他们身上收点税都难如登天。若是让朱衡这头猛虎去跟他们斗,无论谁输谁赢,对皇帝来说,都是乐见其成的好事。
这笔政治账,太划算了。
太监脸上的审视,渐渐化为了一丝欣赏。他将圣旨缓缓卷起,递还给身边的小太监,这才对朱衡笑道:“王爷的请求,咱家记下了。王爷高风亮节,一心为国,咱家一定原原本本地,禀明圣上。至于这爵位……王爷既是为国操劳,那这份恩典,陛下想必也不会收回的。王爷,您就安心等着好消息吧。”
他话锋一转,竟是直接替皇帝做了半个主。
朱衡躬身一礼:“多谢公公体谅。”
送走了传旨太监一行,王府内外的气氛变得古怪起来。官员们看朱衡的眼神,充满了敬畏与疏远。他们知道,从今天起,山西的天,要变了。
王五凑到朱衡身边,压低了声音,脸上又是兴奋又是担忧:“王爷,您……您这是要跟全山西的商号对着干啊!他们可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狠角色!”
朱衡负手而立,望着京城的方向,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。
“对着干?不。”
他转过头,看着王五,眼中闪烁着一种对方无法理解的光芒。
“我是要给他们立一个新的规矩。一个由我,说了算的规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