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盖世悍卒 > 第465章 深蓝之困

第465章 深蓝之困(1 / 2)

当雄心遭遇现实,跨越深海的梦想被冰冷的技术壁垒重重围困。

养心殿里的西洋座钟滴答作响,每一秒都像是在催促着帝国的科技进步。江辰面前摊开着一份厚厚的《龙脉工程进度奏报》,朱笔悬在半空,迟迟未能落下。奏报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技术术语和数据,勾勒出一幅令人焦虑的图景——海底电缆计划,这个被他寄予厚望的“帝国神经网络”,正陷入前所未有的技术困境。

---

一、绝缘之困:深海下的无形杀手

泉州电缆工坊内,气氛凝重得如同外面的梅雨天。工坊大匠鲁宏手里捧着一截刚刚从海里捞回来的测试电缆,双手微微颤抖。这段三个月前精心铺设的电缆,如今外皮已经斑驳不堪,像是被无数细小的牙齿啃噬过。

“第七批杜仲胶配方,还是失败了。”鲁宏的声音沙哑,眼窝深陷,“海水渗透率虽然比上次降低了三成,但在三十丈水深下浸泡百日,绝缘电阻仍然下降了七成。”

工坊里鸦雀无声。所有人都明白这个数据的含义——这意味着信号会在传输过程中大幅衰减,根本不可能实现三千里外的清晰传输。

更令人绝望的是海洋生物的破坏。年轻的材料学徒举起放大镜,指着电缆表面那些细微的孔洞:“海蛆、船蛆、甚至一些不知名的微生物,都在以我们预料之外的速度侵蚀保护层。按照这个速度,就算电缆铺设成功,最多维持两年就会报废。”

鲁宏走到试验水槽前,里面模拟着不同深度的水压环境。他拿起一块最新的样品——这是在杜仲胶中掺入细碎云母片的创新尝试。样品在普通海水中表现优异,但当水压增加到五十丈深度时,云母片开始剥离,绝缘性能急剧下降。

“深海水压是个无解的难题。”鲁宏长叹一声,“每下降十丈,就增加一个大气压。三千尺的深海沟壑处,压力足以压扁铁桶,我们的电缆如何承受?”

工坊角落堆满了各种失败品:有用鱼油浸泡的麻绳包裹的,有尝试陶瓷管分段保护的,甚至异想天开地用玻璃丝缠绕的。每一种创新在陆地上测试时都充满希望,一旦投入真实的海洋环境,就会暴露出致命的缺陷。

---

二、铺设之难:怒海狂涛中的细线操作

与此同时,在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,“天工号”铺缆船正在进行第八次海上试验。船长林致远紧盯着船尾那个巨大的放线架,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。

“减速!左满舵!”他对着传声筒大吼。海面上,刚刚铺设的电缆像一条垂死的巨蟒,在浪涛中剧烈摆动。突然,电缆绷紧,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。

“报告!缆绳张力超过安全阈值百分之六十!”

“报告!海底地形突变,深度从四十丈急剧增加到九十丈!”

一连串的坏消息接踵而至。林致远知道,最担心的情况发生了——海底不是平坦的沙床,而是充满悬崖、礁石和沟壑的险恶地形。电缆在这些地方极易被磨断、卡住或因为悬空跨度太大而自重断裂。

“收线!立即收线!”他当机立断。但为时已晚。监控电缆张力的指针猛地打到尽头,随后迅速归零——电缆断了。

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断裂事故。每次断裂都意味着数里长的电缆报废,损失白银上万两。更可怕的是打捞作业的危险性:潜水工匠需要冒着生命危险下潜到数十丈深的海底,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环境中寻找断头。

老潜水匠赵老三这次出水时,耳孔渗出了鲜血。他在水下四十丈处作业时,突如其来的水压差击穿了他的耳膜。“海底,而是挂在礁石上,像晾衣绳一样悬着。”

铺设团队还面临着更基础的问题:如何保持恒定的铺设速度?太快会导致电缆堆积打结,太慢又会让电缆因船速不足而沉底过度。在风浪中维持精确的速度控制,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