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盖世悍卒 > 第429章 最高法院设立

第429章 最高法院设立(1 / 2)

帝国警察的藏青色制服,如同投入浑浊水面的一股清流,开始在京畿大地显现其威力。街面宵小敛迹,市井秩序初定,百姓们夜间行路,心头那份紧攥的恐惧,似乎也松动了些许。然而,江辰深知,这仅仅是治标。抓人、维稳,只是维护秩序的第一步。人抓之后,如何审判?依据何法?由谁裁决?这才是关乎公平正义、帝国根基的更深层次问题。

旧的司法体系,积弊之深,尤甚于治安。州县衙门,知府县令既是行政长官,又是司法裁判,升堂问案,往往凭一己好恶,或受师爷、胥吏乃至地方豪强摆布。所谓“八字衙门朝南开,有理无钱莫进来”,诉讼成了权钱博弈的战场,律法条文不过是堂皇的装饰。刑讯逼供是常态,屈打成招屡见不鲜,积压的卷宗堆满尘封的库房,无数冤屈沉埋其中。

这一日,一份来自直隶某县的奏报,成了压垮旧司法体系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案件本身并不复杂:一富商与一佃户争一亩水田的田契。富商手握盖有官印的“红契”,佃户只有一张泛黄的民间“白契”。县令收了富商厚礼,不顾田契新旧、实际耕种情况,当堂判定田产归富商所有。佃户不服,当堂喊冤,被县令以“咆哮公堂”之罪打了二十大板,拖入大牢。佃户的老母悲愤交加,一头撞死在县衙前的石狮子上,血溅五步。

此事若在以往,或许会被压下,或轻描淡写处理。但如今,新成立的警察系统在调查一起关联案件时,意外牵扯出了这起冤案。警察总署署长不敢怠慢,直接将案情捅到了御前。

养心殿内,江辰看着案头那份沾着无形血泪的报告,沉默了许久。殿内侍立的官员们屏息凝神,都能感受到皇帝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冰冷彻骨的怒意。

“传朕旨意。”江辰的声音平静,却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,“涉事县令,革职拿问,交都察院严审。涉案富商,侵夺田产,贿赂官吏,一并下狱。死者家属,厚加抚恤。”

处置不可谓不严厉,但江辰知道,这远远不够。罢免一个贪官,惩处一个劣绅,易如反掌。但若不从根本上改变滋生这种冤狱的土壤,今日死一个佃户,明日就可能死十个、百个无辜百姓。

几日后,大朝会。金銮殿上气氛凝重。

江辰没有先议其他朝政,而是直接让内侍将直隶佃户案的概要,当众宣读。那平直的语调念出的字句,却像一把把刀子,剐在不少官员的心上,尤其是那些掌管刑名、司法的官员,更是面色发白。

“众卿都听到了?”江辰目光如电,扫过满朝文武,“一亩水田,两条人命。我大明朝的律法,我大明官员的堂威,何时成了豪强敛财、草菅人命的工具?!”

他霍然起身,步下御阶,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:“州县父母官,集行政、司法于一身,事务繁杂,难免顾此失彼。胥吏舞文弄墨,上下其手,律例成了他们谋私的利器!诉讼无门,冤屈难伸,长此以往,民怨沸腾,国将不国!”

“陛下息怒!”众臣慌忙跪倒。

“息怒?”江辰冷笑,“朕如何息怒?今日是直隶,明日或许是江南,后日便是这天子脚下!朕欲开创盛世,若连子民最基本的公平正义都无法保障,这盛世,不过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楼阁!”

他停顿片刻,斩钉截铁地宣布:“旧司法体系,臃肿腐败,已不堪重任!朕决意,仿效古今,设立帝国最高法院,为天下司法之终审所在!并以此为核心,重构帝国司法体系!”

“最高法院”四字,如同惊雷,再次震撼朝堂。这比设立警察更为深邃,直接触及了统治权力的核心架构。

江辰显然早有腹案,不容置疑地阐述了他的构想:

一、司法独立(相对)。最高法院独立于行政体系之外,直接对皇帝负责。其法官(暂称大法官)由皇帝亲自任命顶尖律法人才担任,非经弹劾和法定程序,不得罢免,以此保证其能依据律法独立审判,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权力和不法势力的干预。当然,这种独立是相对的,最终司法权威源于皇权,重大案件仍需报皇帝御裁(朱笔勾决制度保留),但日常审判,大法官有独立裁决权。

二、审级改革。建立县(初级法院)、府(上诉法院)、省(高等法院)、中央(最高法院)四级审判制度。民刑案件逐级上诉,重大案件可直达最高法院。打破地方官一手遮天的局面。

三、专业法官。法官必须通晓律法,通过严格考核选拔,不得由行政官员兼任。设立“帝国政法学院”,专门培养法官、检察官(计划设立)和律法人才。审判依据是成文的《大明律》及后续颁布的各种律例,强调证据链,严格限制刑讯逼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