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熟悉每一处山坳、每一条小路。时而埋伏袭击华军的巡逻队和补给队;时而夜间潜入营地放火惊扰;时而散布谣言,恐吓当地百姓,切断华军的情报来源。
这些袭击虽然每次造成的损失不大,却极大地迟滞了华军的行动,消耗了其精力,使得帝国军队不得不分出大量兵力用于保护后勤线和清剿残敌,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,有力无处使。
紫宸殿的新策略:科技与耐心的结合
前线的战报不断传回北京,江辰看着地图上那几个迟迟无法拔掉的钉子,目光冰冷。他深知,这是统一战争必须经历的阵痛。
“传旨张崮、俞通海:遇此天险坚城,不可急躁,更不可一味蛮干,徒增伤亡!”
“命军工坊,加紧生产适用于山地攻坚的轻型臼炮(迫击炮雏形)和大量炸药包、爆破筒,火速运往前线!”
“工兵部队,给朕拿出看家本领!剑门关山势虽险,难道就找不到一条小路?能不能挖掘坑道,实施爆破?能不能用飞索奇袭?”
“对于襄阳,水师要彻底封锁江面,肃清所有残敌小船。炮兵改变策略,集中火力轰击一点,昼夜不停,疲扰敌军,同时工兵挖掘地道,直抵城墙之下!”
“对于山地游击,增派小股精锐,以‘夜不收’为骨干,组建山地猎杀队,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!同时,坚壁清野,切断他们与百姓的联系,悬赏缉拿首脑!”
江辰的策略非常明确:发挥帝国的综合优势,用技术、后勤和耐心,慢慢磨死这些困兽。不再追求速胜,而是要以一种无可抗拒的、缓慢而坚定的压力,将敌人彻底碾碎。
血与火的淬炼
新的命令下达,前线的战法为之一变。
在剑门关,帝国的工兵和猎户出身的士兵,开始冒着生命危险,在悬崖峭壁上寻找可能的小道,甚至尝试从侧翼悬崖用绳索和钩爪攀爬,进行渗透和侦察。更多的工兵则在夜间,利用炮火掩护,秘密挖掘通向关墙下方的坑道,准备实施大规模的爆破。
在襄阳城外,华军的重炮不再漫无目的地覆盖射击,而是集中所有火力,日夜不停地轰击一段选定的城墙。虽然每次只能炸掉一点砖石,但积少成多,那段城墙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残破。同时,多条地道也在悄悄向城墙延伸。
山地猎杀队的对抗更加血腥残酷。“夜不收”的小队与诸侯残兵在密林深谷中互相追踪、埋伏、搏杀,每一次交手都可能是最后的结局。
战争进入了最残酷、最考验意志的攻坚和消耗阶段。每一天,都有伤亡产生。帝国的军队,在这血与火的淬炼中,虽然进展缓慢,却一步一个脚印,坚定不移地向着最终胜利迈进。他们面对的,不再是大开大合的野战,而是躲在坚固龟壳里、绝望而疯狂的敌人。而这最后的征服,也必将最为深刻地震撼天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