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衙划出专门的官田,由老农和格物学院的学员共同负责试种。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土豆的切块消毒、玉米的合理密植、红薯的育苗扦插,都需要摸索。不少老农看着那奇奇怪怪的种子(块茎),直摇头。
“这土疙瘩真能当粮?”“这棒子长得怪模怪样,能好吃吗?”
试种田被精心照料着。当土豆开出紫色白色的小花,玉米抽出天缨,红薯爬满畦垄时,好奇的农民们时常围观。
收获的季节到了。这一天,江辰亲自率领县衙官员和各乡推选出的老农代表,来到了试验田。
首先收获的是土豆。随着锄头挖下,一窝窝饱满的、金黄色的块茎被翻出泥土,仿佛取之不尽的宝藏,在田垄上堆成了小山!接着是玉米,剥开青皮,露出里面排列整齐、金光灿灿的籽粒,棒子又粗又长!最后是红薯,翻开藤蔓,
丈量土地,称重计算!
结果出来时,所有在场的老农都惊呆了,张大了嘴巴,半天合不拢!
“亩产…二十石?!天爷啊!这…这是真的吗?”(古代一石约合现代一百二十斤,二十石即两千四百斤左右)“这玉米…这红薯…竟也如此高产?!”
巨大的冲击力让这些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们几乎无法思考。他们扑到那堆成小山的收获物前,颤抖着抚摸那些沉甸甸的果实,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狂喜的泪水!
“祥瑞!真是天降祥瑞啊!”李老栓跪在地上,捧起一捧泥土,老泪纵横,“江大人…您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!有了这些宝贝,咱们黑水县,再也饿不死人了!”
高产作物的震撼,彻底击碎了所有疑虑。第二年,无需任何强制,各县各乡的农民争先恐后地涌向县衙,领取这些“祥瑞”的种薯、种子和种苗,以及那份详细的《新作物栽培要略》。
工具改良、地力提升、新作物引种,三管齐下,黑水县的土地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潜力。粮食产量连年攀升,官仓与民仓日益充盈。
充足的粮食,不仅稳定了民心,支撑了工业化和军队扩张,更使得江辰有了实施更宏大战略的底气——招募流民、吸引人口、甚至在未来可能的战事中,拥有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。
田野里,新式犁铧破开肥沃的土壤,茁壮的新作物苗迎风生长。农人们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,那是对丰收的期盼,更是对未来的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