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红楼梦之花袭人准姨娘上位记 > 第164章 凤姐病弱失权柄,探春锐敏振家纲

第164章 凤姐病弱失权柄,探春锐敏振家纲(1 / 2)

元宵的灯火才熄,各处的彩灯还未及收起,府里就传来凤姐小月的消息。

那日我正陪着宝玉在房里临帖,忽见平儿慌慌张张地跑来,眼圈红着,连礼数都顾不上了:二奶奶不好了......

等我们赶到东院,太医已经诊完脉出来。王夫人站在廊下,眉头紧锁:怎么偏偏这个时候......

凤姐房里药气熏人。她歪在炕上,脸色蜡黄,见我们进来还想强撑着起身,却被王夫人按住了:好生养着,那些杂事暂且放一放。

话是这么说,可不过三五日,凤姐就又让平儿拿着对牌往王夫人处回话。我常见平儿捧着账本进出,脸上带着忧色。

这日给贾母送点心,正听见她在对鸳鸯说:凤丫头就是太要强,这般不知保养,将来有她受的。

果然,不过一月光景,凤姐非但没好转,反而添了下红之症。王夫人只得让李纨协理家务,又命探春从旁协助。

头一日议事,我奉贾母之命去送人参。才走到抱厦外,就听见里头热闹得很。几个婆子围着李纨七嘴八舌,这个说要领月钱,那个说要置办器物。李纨温言细语地应付,却压不住场面。

都是府里的老人了,这点规矩都不懂?探春的声音清凌凌地响起,要回话的按着次序来,吴新登家的,你先说。

屋里顿时静了下来。我悄悄探头,见探春端坐在案前,眉目间自有一股威严。李纨坐在一旁,含笑看着。

送完人参回去,贾母问起情形。我照实说了,贾母沉吟道:三丫头倒是个有主意的。

这话不知怎的传到了王夫人耳中。次日我去回话,就见薛姨妈也在,正说着:探春虽能干,终究是未出阁的姑娘......

王夫人叹道:可不是,但眼下实在没有合适的人。

这时宝玉进来请安,薛姨妈忙笑道:宝玉近日可大安了?你宝姐姐前儿还念叨,说你有日子没去梨香院了。

我看着王夫人和薛姨妈交换眼色,忽然想起凤姐往日说过的话:这府里啊,病着的岂止我一个。

凤姐这一病就是大半年。有时我去东院,常见她对着账本发呆。平儿私下告诉我:二奶奶嘴里不说,心里急得很。昨儿还强撑着要看库房的单子,结果头晕得站不住。

后来八月里,园子里的桂花开了第二遍。凤姐总算能下地走动,但身子大不如前。这日她在廊下晒太阳,见我路过,忽然低声道:听说这些日子,姨太太常来?

我点点头。她冷笑一声:我这一病,倒成全了某些人的心思。

正说着,只见吴新登家的引着几个媳妇往王夫人院里搬东西。看那箱笼的样式,像是薛家的。

凤姐别过脸去,阳光照在她消瘦的侧脸上。我忽然觉得,这秋日的阳光,竟比冬日的还要冷上几分,此是后话。

时值孟春,园子里的垂丝海棠才绽了花苞,连日的倒春寒却又逼得人裹紧了夹袄。这日我正吩咐小丫头们收拾过冬的器具,忽见王夫人房里的玉钏儿匆匆过来:太太请宝姑娘过去说话。

我心中一动,这些日子探春和李纨协理家务,虽说事事妥帖,到底压不住那些积年的老仆。昨日还听见两个婆子在背地里嚼舌,说大奶奶好性儿,三姑娘毕竟是未出阁的小姐。

傍晚时分,我去潇湘馆给黛玉送新制的枇杷膏,恰遇见宝钗从王夫人处回来。她穿着一件月白绫袄,外罩青缎掐牙背心,神色如常,只是手里多了一串钥匙。

宝姑娘这是......我试探着问。

宝钗微微一笑:姨母让我帮着照看园子里的事。说着又压低声音,林妹妹近日咳得可好些了?我那里还有些燕窝,明日让人送来。

我道了谢,心里却明白这二字的分量。回到怡红院,只见宝玉正为湘云生病烦恼,听说宝钗要协理家务,反倒高兴起来:宝姐姐最是周到,有她看顾,云妹妹和林妹妹都能安心养病了。

第二日清晨,我路过园门口的小花厅,果然见探春、李纨和宝钗三人都在。探春正在吩咐事,见了我便问:袭人姐姐往哪里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