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章 池浅难养真龙(1 / 2)

车窗外的喧嚣渐渐远去,工地上的人群化作模糊的黑点,最终散尽。刘镇长没有让司机老王发动汽车,他就那么静静地坐在后座,像一尊凝固的雕像。他的目光,穿透蒙着一层薄灰的前挡风玻璃,牢牢锁定在不远处田埂上那个孤单的背影。

陈默。

那个背影挺拔如松,即便只是一个人站在那里,也仿佛自带一方气场,将周围空旷的工地都变成了他的背景板。

“镇长,咱们……回去?”司机老王从后视镜里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刘镇长的脸色,试探着问。

刘镇长没有应声。

老王是个实在人,没那么多弯弯绕绕,见领导不说话,便自顾自地感叹起来,语气里满是与有荣焉的兴奋:“哎呀,镇长,今天这奠基仪式可太风光了!李市长都亲自来了!您瞧瞧,刚才陈科长在台上那番话,说得是真提气!条理那叫一个清楚,数据张口就来,连市长都带头给他鼓掌!咱们青石镇,这回可是在市里都露大脸了!”

老王的每一句赞叹,都像一根细小的针,精准地扎在刘镇长心里最敏感的地方。

露脸?

是啊,脸是露了,可露的是谁的脸?

刘镇长脑海里不受控制地回放出刚才台上的那一幕。李市长饶有兴致的眼神,张县长毫不掩饰的欣赏,秦雪那双美眸里闪动的异彩……所有的聚光灯,所有人的目光,都汇聚在那个叫陈默的年轻人身上。而他自己,堂堂的青石镇一把手,就站在舞台的边缘,像个多余的报幕员,脸上的笑容僵硬得如同戴了一张面具。

他想起了几个月前,自己第一次把陈默叫到办公室的情景。那时的陈默,还是个被王斌打压得抬不起头的愣头青,眼里虽然有不甘,但更多的是对前途的迷茫和压抑。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?哦,对了,他觉得这小子是块好料子,是把锋利的刀,只要自己握得住刀柄,就能帮自己披荆斩棘。

他自以为是那个握刀的人。

可现在他才恍然发现,自己或许从来就没有握住过刀柄。从服装厂项目他一无所知,到环保局事件他被动跟进,再到赵立新倒台他后知后觉……陈默这把刀,不仅自己长了手脚,甚至已经快要修炼成精,反过来把他这个“主人”当成了提线木偶。

今天,在市长面前,陈默甚至连演都懒得演了,直接就站到了台中央。

张县长那句“让具体负责的同志来汇报”,看似是在给他台阶下,实则是在告诉所有人,他刘建业,对这个青石镇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,根本不甚了了。

这已经不是简单的“翅膀硬了”。

刘镇长感觉,那双翅膀卷起的风,已经吹得他有些站不稳了。

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,像冰冷的潮水,从脚底板慢慢淹没上来,让他手脚发凉。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,指甲深深地陷进掌心。他忽然想到一个更可怕的可能:青石镇这个镇长的位置,陈默他……是不是也看得上?

这个念头一冒出来,就像藤蔓一样疯狂地缠绕住他的心脏,让他几乎喘不过气。

就在这时,田埂上的陈默转过身,朝他这边走了过来。

刘镇长的身体瞬间绷紧了。

老王也看见了,连忙说:“镇长,陈科长过来了。”

刘镇长沉默了两秒,深吸一口气,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,推开车门走了下去。

秋日的风吹过,卷起地上的尘土,有些萧瑟。

“小陈,辛苦了。”刘镇长脸上努力挤出一丝和煦的微笑,那笑容和他今天在台上时一样,标准,却不达眼底。

“刘镇长,您还没走?”陈默停下脚步,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、尊重,听不出任何情绪。

这种平静和尊重,在刘镇长听来,却比任何的张扬和得意都更让他难受。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礼貌,一种大局已定的从容。

“等你一起。”刘镇长拉开车门,做了一个“请”的手势,“上车吧,正好有些后续的工作,路上跟你聊聊。”

他试图用这种方式,重新找回一点上下级之间应有的感觉。

“好的,谢谢镇长。”陈默没有推辞,坦然地坐进了后座。

刘镇长坐回自己的位置,车子缓缓启动。

狭小的空间里,气氛压抑得可怕。老王从后视镜里看着后座的两人,一个面色凝重,一个神情淡然,聪明地选择了闭嘴,连呼吸都放轻了。

“咳,”刘镇长清了清嗓子,打破了沉默,“今天这个仪式很成功,市领导很满意,这也是我们镇领导班子集体努力的结果。后续的施工建设,一定要盯紧了,安全生产是第一位,不能出任何岔子。”

他刻意强调了“镇领导班子”和“集体”这两个词,像是在宣示着什么。

“我明白,镇长放心。”陈默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象,淡淡地回应。

刘镇长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,有些气闷。他想再说点什么,比如敲打一下陈默不要功高震主,要懂得尊重领导,可话到嘴边,却又一个字都说不出来。

他能说什么?

说你不该在市长面前出风头?还是说你应该把功劳都让给我?

那只会显得自己更加无能和可笑。

他颓然地靠在座椅上,从后视镜里,他能看到陈默的侧脸。那张年轻的脸上,没有丝毫的骄矜和浮躁,眼神深邃,像一潭古井,让人看不透深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