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众将愕然旋即悟(2 / 2)

再看看皇甫嵩和卢植,虽然交出了兵权,但太尉、司空之位是何等尊荣?家族子弟未来的仕途想必也会因此受益。这或许……是最好的结局了?

一种“既然无法反抗,不如坦然接受,或许还能争取更好待遇”的心态,开始在许多将领心中蔓延。

就在这时,刘宏的声音再次响起,打破了那令人难堪的沉寂。他的目光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将领们,语气平和,却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穿透力:

“众卿皆是我大汉栋梁,于平定内乱、稳固边疆之中,立下赫赫功勋。朕,心中感念。”他顿了顿,似乎是在给众人消化和接受现实的时间,然后继续说道,“皇甫太尉、卢司空,功高盖世,德才足以服众,朕授以三公之位,使其能于庙堂之上,以更从容之姿,辅佐于朕,此乃国家之幸,亦是众卿之楷模。”

他将对皇甫嵩和卢植的安置,拔高到了“国家之幸”和“众卿楷模”的高度,这等于是在暗示,这样的安排是正当的、合理的,甚至是值得效仿的。

“至于诸位爱卿,”刘宏的话锋微微一顿,目光变得深沉起来,“朕亦深知尔等之忠勇与辛劳。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,新政方兴未艾,四方虽安,然宵小之辈或存觊觎之心。军队,乃国之重器,仍需诸位勠力同心,恪尽职守,为国戍边,为民御辱!”

他并没有立刻宣布对其他人事的具体安排,而是先强调了军队的重要性,肯定了在座将领的价值,并提出了期望。这是一种安抚,也是一种警告——军队很重要,你们的位置也很重要,但要明白军队是谁的,你们该效忠于谁,该怎么做。

这番话,如同在波澜起伏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定心石。

许多原本心中忐忑的将领,听到皇帝并未否定他们的价值和作用,反而予以肯定和勉励,紧绷的心弦不由得稍稍松弛。陛下似乎并没有要一口气将所有老将都撤换掉的意思?只要自己表现忠诚,恪尽职守,或许……

“臣等谨遵陛下教诲!”

“必当竭尽全力,效忠陛下,护卫大汉!”

以曹操为首,一些机灵的将领率先离席,躬身响应。随即,如同连锁反应,越来越多的人站起身,躬身表态。声音由最初的杂乱,逐渐变得整齐划一,汇聚成一股表明“顺从”与“效忠”的声浪。

尽管这声浪之下,依旧隐藏着袁绍等人的不甘,隐藏着许多人心中的失落与不确定,但至少在表面上,皇帝刘宏通过这“明升暗降”的经典戏码,成功地在不引发剧烈动荡的情况下,完成了对军队最高权力的和平回收,并迫使绝大多数的军中将领,在此刻,选择了默然接受这一既成事实。

麟德殿内,气氛似乎缓和了许多,歌舞声也适时地再次响起。

然而,所有人都知道,这仅仅是开始。皇甫嵩和卢植空出来的,以及可能随之调整的其他关键军职,就像一场盛宴主菜过后端上的、更加诱人的甜点,吸引着所有渴望权力者的目光。

陛下会如何分配这些诱人的“甜点”?是继续重用讲武堂的新生代?还是会平衡各方势力?

新的悬念,伴随着酒杯的碰撞声与曼妙的歌舞,悄然滋生。真正的权力博弈,在表面的顺从之下,才刚刚进入更加微妙的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