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1章 会师(2 / 2)

张云鹤首先开口:“师座!这王传魁,来历不明,手下鱼龙混杂,不可不防!新四军虽是好意,但毕竟……咱们得留个心眼!”

赵锡田分析:“他们在此刻出现,太巧了。若是真心相助,自然好。若是想趁机吞并我们,或是另有所图……”

李慕华低声道:“已紧急查询,‘暂编第九旅’确有其名,但背景复杂,与各方势力均有牵扯,其抗日态度也时有摇摆。王传魁此人,江湖习气重,重利轻义。”

陈致远相对乐观:“无论如何,他们帮我们打退了鬼子,这是事实。在当前形势下,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强。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合作的分寸。”

周明远总结:“合作势在必行,否则我们难以生存。但原则必须坚持:保持我军独立性,指挥权不能旁落。补给可以接受,但防区要划分清楚。目前以休整和防御为主,联合行动需谨慎。”

宋希濂目光深邃,最终决断:“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,但防人之心不可无。当前,接受援助,稳住阵脚是第一要务。同时,秘密调查王部底细,加强自身戒备。对外,维持友好合作姿态。具体事宜,由周政委、陈政委主要负责接洽。各部队立即收拢人员,抢救伤员,修复工事,清点物资,准备应对可能的变化!”

“是!”

命令下达,山谷中顿时忙碌起来。新四军和王传魁部送来的药品、粮食被迅速分发下去,极大地缓解了燃眉之急。医务人员在相对安全的角落搭建起临时救护所,全力抢救重伤员。官兵们含着热泪,给牺牲的战友挖掘墓穴,肃立默哀。与此同时,张云鹤、赵锡田等人暗中调整布防,将主力集结于核心区域,对王传魁部驻扎的谷口方向保持警惕。一种外松内紧的气氛在弥漫。

南京,日军司令部。池田旅团长灰头土脸地向松井石根汇报战败经过。松井暴怒,严斥其无能,但得知有新四军和不明武装介入后,陷入沉思。参谋建议:“司令官阁下,支那军残部与共产党及地方武装合流,势力增强,强攻损失太大。不如改变策略,以政治分化、经济封锁为主,军事威慑为辅,挑拨其内部矛盾,待其生变,再一举歼灭。”松井采纳,下令加强对仙霞岭地区的经济封锁和特务渗透。

午后,王传魁以慰问为名,来到联合部队阵地,“无意间”透露其部弹药充足,甚至暗示有渠道可搞到重武器,言语间颇有笼络之意。而李明则与周明远、陈致远进行了深入交谈,坦诚交换了对当前局势的看法,传达了新四军军部希望与天目山部队建立长期合作抗日关系的意愿,并提供了周边敌情的最新信息。

夜晚,宋希濂独自站在指挥部外,望着山谷中星星点点的篝火,心中波澜起伏。王传魁的野心昭然若揭,新四军的诚意有待观察,部队的元气大伤,前途迷雾重重。是依附一方?还是继续保持独立?抑或在夹缝中求存?

他沟通系统,看到因惨烈防御战和成功会师获得的积分,进行了针对当前困境的评估与兑换:

【兑换:“高精度地图(仙霞岭及周边)”x10份,“便携式电台备用零件”x1套,“高效止血粉”x500份,“单兵挖掘工具”x1000把,“营地伪装网”x2000平米,“心理疏导手册(战后创伤)”x50本。】

【叮!兑换成功!物资已合理化配发(解释为缴获与自制)。】积分所剩无几,反映出部队面临的极端困难。

二月二十八日黎明,山谷中尚未完全从疲惫中恢复,前沿哨所突然传来紧急警报:东南方向发现一支装备整齐、约百余人的队伍,打着国民党军旗,正向谷口开来!对方派来联络官,声称是第三战区长官部派来的“点验组”!

“点验组?”宋希濂心中一震!在这个微妙的时刻,重庆方面派人来了?是福是祸?

他立即命令部队加强戒备,同时与周明远、李明、王传魁紧急商议。

王传魁脸色微变,嘀咕道:“战区的人?来者不善啊……”

李明眉头紧锁:“此事敏感,需谨慎应对。”

当宋希濂等人来到谷口时,那支“点验组”也已抵达。为首是一名佩戴上校衔的军官,面容冷峻,身后跟着多名参谋和卫兵,气场强大。

上校目光扫过宋希濂等人,又瞥了一眼不远处的新四军和王传魁部,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,朗声道:“宋希濂师长何在?奉第三战区顾长官钧旨,特来点验你部员额、装备,并传达上峰重要指令!”

仙霞岭刚刚平息的局势,因这队不速之客的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