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7章 封锁与破袭(1 / 2)

民国二十七年一月二十九日,破晓。野猪岭深处,朔风卷着雪粒,抽打在官兵们疲惫而坚毅的脸上。天目山部队与共产党游击队的联合武装,在经历了初步整编和反渗透胜利后,面临的考验愈发严峻。日军冈本大队改变策略,采取“铁壁合围、经济封锁、特战破袭”的组合战术,企图将这支新生联合力量困死、饿垮、分化在茫茫群山之中。生存,成为最残酷的战斗。

临时指挥部内,汽灯摇曳,将众人紧绷的面孔映在粗糙的岩壁上。宋希濂、周明远、刘久山、陈致远、张云鹤、赵锡田、李慕华、徐锐等人围坐在简陋的木桌旁,气氛凝重如铁。

李慕华首先汇报敌情,手指点在地图上几个关键位置:“综合侦察和破译电文,日军冈本大队主力约一千二百人,已在我部可能突围的东北、西北、东南三个主要隘口构筑了坚固的野战工事,设置了多层铁丝网和雷区,彻底封死了大部队突围的通道。其炮兵阵地前移,可覆盖主要谷地。同时,其派出的多支精锐破袭小队,化整为零,频繁袭扰我外围警戒哨和补给线,手段凶狠,专挑后勤单位和伤员驻地下手。”

张云鹤一拳砸在桌上:“狗日的小鬼子!正面攻不动,就来阴的!封锁?破袭?老子带人去端了他的炮兵阵地!”

赵锡田相对冷静:“老张,冷静!鬼子巴不得我们出去硬拼。他们的工事坚固,火力配置完善,强攻代价太大。破袭小队更是狡猾,行踪不定,难以捕捉。我们现在粮弹紧缺,耗不起。”

刘久山眉头紧锁:“最麻烦的是封锁!冈本这龟儿子,把进出山的几条小路都卡死了,还威胁周边村寨,谁敢给我们送粮,就烧谁的房子!游击队几个秘密联络点都被破坏了。山外筹集的粮食运不进来,伤员急需的药品更是断绝。再这样下去,不用鬼子打,我们自己就先垮了!”

陈致远补充道:“内部思想波动也不小。混合整编后,两军官兵虽然初步磨合,但长期困守,缺粮少药,部分战士产生了焦虑和埋怨情绪。极个别别有用心的人,可能会散布消极言论。”

王民生声音沙哑:“库存粮食最多维持两天,还是稀粥。盐巴快没了。伤员消炎药已用完,伤口感染严重,昨天又牺牲了三个弟兄……非战斗减员在增加。”

众人陷入沉默,压力如山。突围?代价巨大。困守?坐以待毙。如何打破封锁、获取补给、稳定军心,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。

宋希濂目光扫过地图上敌我双方的态势,沉默良久,缓缓开口,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:“鬼子想困死我们、拖垮我们、从内部瓦解我们!我们就偏要活下去,而且要活得更好,更团结!封锁?那就打破它!破袭?那就反制它!困难?那就克服它!”

他决断道:“方针是:以我为主,内外结合,主动出击,打破封锁!”

他具体部署:“一、组建精锐突击队,定点破袭:高天亮!‘猎影’队与游击队侦察分队混合编成三支‘破障突击队’,每队五十人,配备最好武器和爆破器材。任务:秘密渗透至敌封锁线薄弱处,选择夜间,炸毁其铁丝网、地雷阵,突袭其小型补给点或哨所,抢夺物资,制造混乱,撕开口子!不求全歼,打了就走,快打快撤!行动代号:‘凿壁’!”

“二、开辟秘密补给线,发动群众:刘司令,陈政委!请贵方同志发挥优势,动用一切可靠关系,绕过敌人主要封锁线,通过更隐蔽的小道、山洞,甚至悬崖,建立新的秘密运输通道。组织精干民兵和群众,不惜代价,向山里运送粮食、盐巴和草药!告诉乡亲们,子弟兵需要他们!”

“三、内部增产节约,稳定军心:王处长,周政委负责!立即在全军开展‘生产自救’运动!组织人员扩大狩猎、捕鱼、采集野菜范围;统一分配口粮,领导干部带头吃稀;严格管理物资,杜绝浪费;组织医护人员上山采药,土法制药。同时,加强政治教育,表彰先进,揭露鬼子阴谋,坚定抗战信心!”

“四、反制敌特破袭,巩固内部:徐科长,加强内部警戒和反特工作,严防敌特渗透破坏和散布谣言。马团长,加强营地防卫,完善岗哨和巡逻制度,对重要目标加强保护。”

“五、情报与配合:李参谋,严密监听敌军通讯,掌握其破袭小队活动规律,为突击队提供情报支援。张团长、赵团长,你部做好策应准备,一旦突击队得手,可派出小股部队佯动,牵制敌人。”

“同志们!”宋希濂目光如炬,“这是一场意志的较量!鬼子有钢铁,我们有意志!鬼子有封锁,我们有群众!只要我们团结一心,就一定能砸碎鬼子的囚笼!执行命令!”

“是!”众人轰然领命,眼中重新燃起斗志。

命令下达,联合部队如同上紧的发条,高速运转起来。

高天亮率领的三支“破障突击队”,凭借高超的战术技能和对地形的熟悉,如同利刃般插入敌后。一夜之间,日军东北方向封锁线多处铁丝网被炸开,一个前沿哨所遭袭,少量弹药和罐头被夺走;西北方向一支运输队遇伏,损失部分粮食。突击队伤亡轻微,成功撤回。虽未根本打破封锁,但沉重打击了敌人士气,证明了封锁并非铁板一块。

刘久山、陈致远则通过游击队多年经营的秘密网络,成功联系上部分可靠群众。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,利用夜幕和险峻山道,肩挑背扛,将宝贵的粮食、盐巴和草药一点点运进山来。虽然数量有限,但无疑是雪中送炭。

营地内,生产自救运动热火朝天。官兵们挖野菜、设陷阱、采草药,千方百计补充给养。周明远带领政工干部深入连队,讲故事,唱战歌,鼓舞士气,官兵关系、两军关系在共同劳动和斗争中进一步融洽。

宋希濂沟通系统,看到因有效组织反击、稳定内部获得的积分,进行了针对当前破袭战和生存需求的精准兑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