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4章 汇流(1 / 2)

民国二十七年一月二十三日,破晓。白际山“野人谷”中,寒意彻骨,但比严寒更令人心悸的,是天目山部队陷入的前所未有的绝境:前有日军池田联队主力合围,后有伪军骑兵迂回堵截,预定接应落空,粮药将尽,官兵疲惫已极。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,共产党皖浙赣边区游击队交通员的突然出现,如同一道刺破浓雾的微光,带来了希望,也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逾越的意识形态鸿沟。是拒绝,还是接纳?是合作,还是分道扬镳?这个抉择,关乎这支孤军的存亡。

“野人谷”一处背风的巨大岩洞内,汽灯将与会者凝重的面孔映照得棱角分明。宋希濂、周明远、李慕华、张云鹤(已率佯动部队归建)、赵锡田、马富贵、高天亮、徐锐、王民生等核心成员悉数在场。那位自称姓王的共产党交通员被暂时安置在洞外,由警卫看守。气氛空前凝重,空气中弥漫着疑虑、焦灼与一丝绝处逢生的渴望。

宋希濂首先开口,声音低沉而沙哑:“情况,大家都清楚了。我们已陷入死地。这位不速之客,自称是共产党皖浙赣边区游击队的交通员,带来了他们司令员的口信,表示愿意提供帮助。是真是假?是雪中送炭,还是另有所图?今天,必须议个章程出来!”

张云鹤性子最急,首先质疑:“共产党?他们在这个时候冒出来?安的什么心?谁不知道他们最擅长渗透拉拢?我看是黄鼠狼给鸡拜年!想趁机吞并我们?或者这是鬼子的又一个圈套?假借共党之名,引我们上钩?”

赵锡田相对冷静:“老张,话不能这么说。现在是抗日救国时期,国共合作是上面定的调子。他们主动提出帮忙,或许是出于民族大义。眼下我们弹尽粮绝,四面楚歌,任何一丝希望都不能轻易放过。但确实需要谨慎,必须核实其身份和意图。”

李慕华分析情报:“根据‘戚七’过去零星的信息和军统的通报,皖浙赣边区确实存在一支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,领导人叫刘久山,人称‘刘胡子’,在当地活动多年,有一定群众基础,抗日态度坚决,但与国民政府摩擦不断。其真实性存在。但其突然主动联系我们,动机需要深究。”

周明远从政治角度强调:“无论对方意图如何,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。合作可以,但不能被吞并,不能失去指挥权。对方提出的帮助条件是什么?需要我们付出什么代价?这些必须搞清楚。同时,要做好内部思想工作,防止官兵思想混乱。”

徐锐提醒安全风险:“万一这是陷阱,后果不堪设想。必须对来人进行最严格的审查,并派人侦察其所说的游击队虚实。”

王民生关心实际问题:“如果合作,他们能提供多少粮食?药品?能否帮我们安置伤员?指引安全路线?这些都是救命的!”

高天亮从军事角度建议:“可以派一支精干小队,随其信使返回接触,实地查看。同时,主力做好应变准备,一旦有诈,立即转移。”

众人争论激烈,疑虑与希望交织。最终,目光再次聚焦于宋希濂。

宋希濂沉默良久,目光扫过洞外苍茫的群山和疲惫不堪的部队,缓缓道:“疑,固然要疑。但坐以待毙,必死无疑。共产党也是中国人,也要打鬼子!在当前民族危亡之际,我相信他们抗日的诚意多于算计!这是一线生机,必须抓住!但也要如履薄冰!”

他决断道:“一、立即接触,核实情况:周政委,你亲自与那位王同志谈,表明我部抗日决心和当前困境,询问其帮助的具体内容和方式,试探其意图。李参谋、徐科长,你们配合,从旁观察,核实其身份细节。”

“二、派出先遣组,实地侦察:高天亮,你亲自挑选‘猎影’两名最精干、最机灵的队员,化装后,随王同志秘密前往其游击队驻地附近,实地察看其规模、装备、士气、与群众关系,特别是其抗日真实性!切记,只观察,不接触,速去速回!”

“三、内部动员,统一思想:周政委负责,立即向营以上军官通报情况,强调当前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,国共合作抗日是大局,要求官兵以团结抗日为重,暂时搁置分歧,服从命令。同时加强戒备,防止意外。”

“四、做好两手准备:主力部队立即向‘黑龙潭’方向做战术移动,占据有利地形,进可合作,退可据守周旋。筹集所有能吃的的东西,做好长期艰苦斗争的准备。”

“行动要快!我们时间不多了!”宋希濂沉声道。

“是!”

周明远与共产党交通员老王进行了深入交谈。老王言辞恳切,表达了刘久山司令员对国军将士英勇抗日的敬佩,以及对当前困境的同情。提出可提供一批紧急粮食(玉米、红薯干)和草药,并指引一条通往相对安全区域的秘密小路,但希望两军能建立联系,协同抗日,并表示尊重国军的指挥系统。条件显得真诚而务实。

高天亮的先遣小组则如同幽灵般随老王出发,进行实地验证。

与此同时,部队向更加险峻的“黑龙潭”区域移动,行军异常艰难,非战斗减员增加。粮食彻底断绝,官兵们开始挖野菜、剥树皮充饥,伤员因缺医少药,情况恶化,士气低落到了极点。

宋希濂沟通系统,看到因有效维持部队、做出艰难决策获得的微薄积分,进行了针对生存最低需求的兑换:

【兑换:“高能量压缩军粮(最低配给)”x1000人份,“多功能工兵铲”x500把,“净水药片”x片,“急救止血粉”x500份,“耐磨草鞋”x2000双,“山区野外生存手册”x100本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