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二十七年一月三日,破晓前的寒意刺骨。天目山根据地核心区,在成功清除“影狐”后短暂的松弛气氛,被昨夜发现的内应纸条彻底驱散。那张指向二号粮库的简图,像一条冰冷的毒蛇,缠住了指挥部每个人的心脏。潜伏的“山魈”不仅存在,其触角竟已伸向了根据地的生命线。一场针对这条毒蛇及其党羽的紧急清剿行动——“清道夫”,在夜色掩护下悄然展开。
“鹰巢”指挥部内,油灯的光晕在众人凝重的脸上跳动。宋希濂、周明远、李慕华、徐锐、高天亮,以及负责内卫的警卫团长赵永贵围坐,中间是那张要命纸条和放大的地图。
徐锐语气沉缓,汇报最新进展:“师座,政委,各位。内应身份已锁定,是警卫团三连二排排副刘长河。人已秘密控制,初步审讯,他承认纸条是他所放,但声称是受一自称‘夜枭’的神秘人胁迫,以其在济南老母安危相要挟,逼他提供粮库巡逻路线。接头方式是在他营房窗台放置一盆冬青,见信号后于子夜将情报塞入柴垛。他对‘夜枭’面貌一无所知,对方每次都蒙面,声音嘶哑。我们查了窗台,确有花盆。刘长河情绪近乎崩溃,不似作伪,很可能只是个被利用、恐吓的小角色。”
高天亮眉头紧锁:“‘夜枭’……这像是‘观察者’小组负责传递消息的‘夜莺’!用胁迫单线联系,说明他们极其谨慎,刘长河可能只是众多眼线之一,甚至是用来试探我们反应的弃子。”
李慕华指着地图上二号粮库的位置:“粮食是命根子。敌人选择这里,狠毒至极。我们必须立刻加强守卫,但更要紧的,是利用刘长河和这张纸条,顺藤摸瓜,引出‘夜莺’,甚至找到‘山魈’的藏身之处!”
赵永贵面色铁青,拳头紧握:“是我的责任!治军不严,竟出此败类!我请求处分!我这就带最可靠的弟兄去粮库,就是拼了命,也绝不让敌人得逞!”
周明远相对冷静,分析道:“老赵,处分的事以后再说。现在关键是解决问题。粮库要守,但更要挖出毒根。我建议,将计就计,外松内紧。”
宋希濂目光锐利,扫过地图上粮库和刘长河营房间的虚线,沉默片刻,决然道:“政委说得对!将计就计!这次,我们要把这条线上的毒蛇,连窝端掉!”
他具体部署:“一、明修栈道,暗布陷阱。赵团长,你亲自去粮库,明面上增派双岗,加强巡逻,做出严防死守的姿态。但暗地里,把精锐埋伏在粮库外围的制高点和必经之路,布下口袋阵。同时,组织绝对可靠的人员,连夜将部分重要粮食秘密转移至三号备用库,确保万无一失。”
“二、控制内应,诱捕信使。徐锐,刘长河这条线由你负责。让他照常‘配合’,下次接头,我们的人提前设伏,务必生擒‘夜莺’!审讯要快,要撬开他的嘴,拿到‘山魈’的落脚点!”
“三、主动搜剿,扩大战果。高天亮,你的‘猎影’队,配合徐锐的‘清道夫’小组,以刘长河营房和纸条发现地为中心,对核心区所有可疑地点,特别是废弃房屋、山洞、密林,进行秘密但彻底的搜查。同时,加强对各路口、要道的秘密监控,盘查所有可疑人员。”
“四、情报配合,内紧外松。李参谋,监听站要像篦子一样,过滤所有信号。对内部,消息严格控制,避免打草惊蛇。”
“行动要快!要干净利落!绝不能让‘山魈’察觉!”宋希濂的声音斩钉截铁。
“是!”众人凛然领命,迅速融入黎明前的黑暗中。
命令下达,指挥部周边区域仿佛无事发生,暗地里却已布下天罗地网。赵永贵带人赶往粮库,明暗哨位悄然调整。徐锐的敌工科骨干,潜伏在柴垛周围的阴影里,如同等待猎物的捕手。高天亮率领“猎影”和“清道夫”小组,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过硬的侦察技能,开始对核心区进行地毯式摸排。他们利用夜色掩护,检查每一处可能藏人的角落,倾听一切不寻常的声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