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章 深山炼狱(2 / 2)

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正对着电话咆哮:“……对!不惜一切代价!天目山区的清剿必须加强!告诉前线部队,不要怕伤亡!可以使用一切手段,包括特种烟(毒气)!我要在天目山每一个山洞里,都插上太阳旗!绝不允许宋希濂这支残兵,成为帝国圣战背后的钉子!”

一份允许在山区使用毒气的密令,从日军高层发出。

傍晚,野人谷营地升起缕缕炊烟(严格控烟,使用无烟灶技巧)。士兵们按照新学的知识,尝试采集野菜、设置套索,虽然收获寥寥,但总算有了行动的方向。

就在这时,负责外围警戒的高天亮侦察连,带来了两名意想不到的访客。一位是穿着打补丁道袍、须发皆白的老者,另一位则是身材结实、目光炯炯的中年汉子,腰间别着驳壳枪。

杨树根一见那人,立刻惊喜地迎上去:“沈队长!您怎么来了?”

来人正是天目山游击支队的队长,沈青山。他向宋希濂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:“宋师长,久仰大名!这位是山里白云观的玄诚道长。听说贵军入山,道长心系苍生,特来相见;沈某也代表天目山游击支队,前来联络。”

宋希濂连忙还礼:“沈队长,玄诚道长,危难之际,得蒙相助,宋某感激不尽!快请坐!”

玄诚道长稽首道:“无量天尊。宋将军率孤军与倭寇血战,贫道敬佩。山中清苦,观中尚有些许存粮和草药,愿捐与贵军,略尽绵力。此外,贫道久居此山,对路径、水源、可食之物略知一二,或可相助。”

沈队长则更直接:“宋师长,贵军能打,我们佩服。但这大山里,光能打还不够,要会活。鬼子这次吃了大亏,肯定不会罢休,必定派重兵搜山。我们游击队人少枪破,但熟悉地形,消息灵通。贵军人多,装备好,战斗力强。咱们能不能合起伙来,一起跟鬼子周旋?”

宋希濂心中一动,这正是他需要的!但他表面不动声色:“沈队长所言极是。合作抗日,义不容辞。只是不知,具体如何合作?贵部的指挥体系、补给来源如何?”

一场关于合作方式、指挥权、补给分配的艰难谈判,在篝火旁悄然展开。双方既有共同抗日的目标,又各有顾虑和底线。

谈判持续到深夜。最终,双方达成了一个初步协议:三十六师与天目山游击支队建立抗日同盟关系,军事上协同行动,由宋希濂负责总体作战指挥,沈青山支队负责情报、向导和部分后勤支援;补给原则上各自负责,但互通有无。白云观则作为中立援助点。

送走沈青山和道长后,宋希濂独自沉思。合作是唯一出路,但如何在这深山中立足并发展?

他沟通系统,研究了那份“战略级伪装网技术蓝图”。这并非实物,而是一种技术知识,涉及利用天然材料、光学原理和简易工艺,制作能有效欺骗日军空中和地面侦察的伪装设施。

“慕华,石排长!”宋希濂叫来二人,“我有一法,或可助我军隐匿行踪。”他详细讲解了伪装网的原理和简易制作方法(基于蓝图)。

李慕华和石永固听后,眼中放光:“妙啊!师座!利用树枝、草叶、苔藓,制作伪装网覆盖营地和工事,再配合地形选择,鬼子飞机就算低空侦察也难发现!这比我们单纯找山洞隐蔽强多了!”

“立刻组织人手,连夜试验制作!先从师部和伤员驻地开始!”宋希濂下令。

这个来自系统的技术,为部队在深山生存和游击作战,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保障。

凌晨时分,野人谷一片寂静,大部分官兵终于得以沉睡。宋希濂也靠在帐篷里假寐。突然,东北方向的山梁上,传来一阵急促的枪声!紧接着是爆炸声!

“怎么回事?!”宋希濂猛地坐起,冲出帐篷。

很快,高天亮带着一身露水疾奔而来,脸色凝重:“师座!是派往山外侦察的二排!他们在黑风垭口与日军一支搜索队遭遇!交火了!鬼子人不多,但装备精良,像是专门的山地部队!”

所有人都被惊醒,营地顿时紧张起来。

宋希濂的心沉了下去。鬼子来得这么快!而且出动了山地部队!这意味着,更残酷的搜剿已经开始。野人谷,不再安全。

“命令部队,立即熄灭所有火源,收拾行装,准备转移!高连长,带你的人前出接应二排,且战且退,把鬼子引向东南方向的迷魂沟!石排长,带工兵在撤离路线上设置诡雷!沈队长的人熟悉迷魂沟地形,请他们协助!”

“是!”

黑暗中,部队再次紧急动员。短暂的喘息结束了,更深的山林,更狡猾的敌人,更残酷的猎杀,即将开始。宋希濂望着枪声传来的方向,目光冰冷。这天目山,注定要成为一座巨大的炼狱战场。

十一月十一日,在深山的生存挣扎、与游击队的初步合作、技术突破和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中度过。三十六师刚刚看到一丝生机,却又被迅速拉回残酷的现实。下一章,山林猎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