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 五百黄巾入颖阴(1 / 2)

呼——

刘俊长吐浊气,睁眼见铜壶滴漏已至子时四刻。

他活动酸麻的四肢,骨节发出细微脆响。

案上烛台积了厚厚一层烛泪,恰似他这半月来徒劳堆积的汗水。

刘俊望着案上摊开的经书,第九重脱胎换骨的图示格外醒目。

指节轻轻敲击案几,发出沉闷的声响。

这《易筋经》果然玄妙非常。

刘俊喃喃自语,照这般进境,想要练至大成,怕是要数十载寒暑。

轻叹一声,他将经书仔细收入锦匣。

起身行至窗前,但见庭院月色如霜。

刘俊负手而立,暗忖道:乱世纷扰,终非静修之时。

转念间又自宽解:神功大成,原非旦夕可期,一切随缘吧。

…………

颖阴县衙后堂内,檀香氤氲。

董全跪坐案前,十指紧攥青瓷茶盏,骨节泛白,盏中茶汤早已凉透。

先生,

他嗓音沙哑,家母缠绵病榻半载,诸医束手...当真还能治?

夏仁整了整头上黄巾,烛光映照下,带刀疤的清秀面容半明半暗。

只见他自袖中缓缓取出一道朱砂符箓,符纸暗红如血,其上金线勾勒的云纹在灯火下隐约流转。

县尊且宽心,贫道蒙大贤良师亲传《太平要术》,这祛病延年符...

符纸忽地燃起幽蓝火焰,三日内必见奇效。

董全见状霍然起身,案几被撞得倾斜,茶汤泼洒在孔雀蓝官袍上洇开大片深色。

天佑家母!

他长揖及地,额头几乎触到青砖,若得痊愈,董某愿结草衔环以报大恩!

夏仁左手虚扶,右手将燃尽的符灰轻轻抖入早已备好的药碗。

灰烬入汤,竟泛起奇异金芒。

县尊言重了。

他执玉匙缓缓搅动,碗中药汤渐渐化作琥珀色,倒映出他深不见底的眼眸,

济世度人,本是我太平道立教之本。

夜色渐深,竹影婆娑。

夏仁方踏出县衙大门,夜风卷着落叶掠过青石台阶。

一名头裹黄巾的探子自暗处闪出,单膝跪地抱拳道:

禀渠帅,刘俊遣甘宁带人夜袭悦来客栈,欲取那涿郡小子性命。

不料那孩童似有未卜先知之能,早已人去楼空。

属下带人搜遍全城,竟寻不得半点踪迹。

夏仁闻言,黄巾下的双眸微微眯起,指尖轻抚腰间佩剑。

一个十岁稚童能避过锦帆贼的追杀,有意思...

夏仁掸了掸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,

传令下去,加派双倍人手盯紧刘俊一行,本头领要知道这厮的一举一动。

探子重重抱拳,转眼便隐入夜色之中。

夏仁负手立于阶前,夜风拂动他额前的黄巾。

抬头望着满天星斗,喃喃自语:

局势越来越复杂了,看来我也该好好提升下实力了。

…………

四月二十日,颖阴城西郊外。

晨光微熹,夏仁独立山巅,黄巾束发下的面容愈发棱角分明。

他双臂舒展间,肩背肌肉将葛布衣衫撑得紧绷,脖颈处青筋如虬龙盘结。

东望颖阴城郭时,目光锐利如刀,周身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。

渠帅!

韩彪踏着露水而来,布鞋上还沾着草屑。

待走近看清夏仁形貌,这位八尺壮汉竟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——

眼前之人虽容貌未改,但那鹰视狼顾之相,令他这般沙场老卒都脊背发凉。

这...这才两日不见,渠帅怎的...

韩彪喉结滚动,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

夏仁负手而立,凝声说道:阿彪,本头领乃天命之人,岂是汝等凡夫可度?

韩彪闻言,当即单膝跪地,抱拳道:天佑太平道!

夏仁微微颔首,沉声问道:波才大帅的援军行至何处了?

禀渠帅,

韩彪起身答道,五百黄巾力士已乔装进入颖阴,最迟今夜便可赶到这里。

夏仁眼中精光一闪,突然转身挥拳。

这一拳势大力沉,重重击在身旁松树主干上。